王斗默默看著,心中長嘆,勇士戰死,他們的家人,會如何的悲痛?
而這只是剛剛開始,大戰結束后,還不知要有多少忠勇將士,戰死在這片土地上啊。
對軍士的傷亡,洪承疇等人都習以為常,很多人還覺得王斗對麾下將士過于優待,雖說這樣的軍隊出來,敢戰能戰,不過大明卻沒有幾個人養得起。
張若麒更盛贊,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今靖邊軍一可當奴兵十。
此戰清兵敗退,他們一直再未進攻,洪承疇趁機令兵備蔡懋德,率領大量民夫,在黃土嶺與松山嶺之間挖掘壕溝。
申時,王斗等人得到哨騎回報,松山嶺的清騎源源不斷的撤退,他們己經放棄山嶺的堅墻厚寨。
這真是意外之喜啊,二嶺間的壕溝還沒挖斷,清軍就自己退走了。
而沒了松山嶺的清騎呼應,明軍便可從黃土嶺的西側,南側,甚至繞到黃土嶺東側,從三面對山嶺進行圍攻,任黃土嶺的清兵寨墻建得再堅固,該處山嶺也很快可下。
不過酉時初,王斗與洪承疇等人,又得到哨騎回報,黃土嶺的清軍,也開始撤退了。
他們還帶走了所有的火炮,他們撤退扎營的方向,就是石門山到小凌河一帶的平川丘陵。他們還有一部分兵馬渡過小凌河,駐扎在小凌河堡東南的曠野平川之上。
清騎撤退時,很多將官心動,都想追擊,不過被王斗與洪承疇堅決制止。
明軍己經達到預定目標了,還是見好就收,不可貪功,況且清軍退而不亂,無機可乘,窮寇勿追,免得滋生變故。
事后。靖邊軍的夜不收探明,清騎萬人以上,就埋伏在乳峰山的東側山嶺,讓很多主張追擊的將官。嚇出一身冷汗。
清騎撤退,緊隨其后,楊國柱部與李輔明部,占領了黃土嶺,在山嶺上下安營扎寨。王斗。王樸與符應崇的軍隊,也移營前來,駐扎在黃土嶺南部的丘陵地帶,大營東去不遠,就是小凌河,取水飲水便利。
援剿總兵左光先,寧遠總兵吳三桂的兵馬,則占據了松山嶺,在嶺上安營扎寨,馬科與唐通軍不變。仍駐扎在松山堡的西面。至于遼東本地一些官將,仍安營松山堡邊上。
由此,崇禎十四年八月三日這場大戰,也落下了帷幕。
……
總體而言,此戰有勝有敗,統計明軍傷亡時,洪承疇,王承恩等人嚇了一跳,區區一日之戰,明軍傷亡不小啊。
參戰各軍中。靖邊軍雖然歷經激戰,傷亡六百余人,不過戰死者最多二百多人,還好。
傷亡最大的是薊鎮兵。潰敗時間雖然短,但傷亡與失蹤人數不少,超過了五千人,達到五千六百余人,而且死者更達三千余人,內中還有眾多把總以上的將官陣亡或是被俘。
薊鎮軍完了。總兵白廣恩領軍出戰遼東時,號稱二萬,實數一萬六七千,此戰留守三千人在營地,拉出人馬有一萬四千多人。一戰下來,損失兵馬達到三成,己經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