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更搶上前去,連呼:“阿瑪,你怎么了,阿瑪,你沒事吧?”
良久,皇太極才平復過來,看著擔憂的各人,特別自己的兒子豪格,他擺了擺手:“朕沒事,朕還死不了!”
他看著仍然深深跪著的濟爾哈朗,嘆道:“罷了,此事也怪不得你,這仗,鄭親王己經打得很好了,你起來吧。”
他目光又恢復了銳利,說道:“傳朕旨意,武英郡王力戰殉國,朕不勝悲痛,追贈阿濟格為武英親王,贈祭葬銀萬兩,置守陵園十戶,立碑紀功,晉封其子和度貝子……殉國各將,兵部議賞。一一封贈祭葬……”
追贈賞罰后,皇太極嘆道:“此次明軍兵威雖甚,然各部戰力有長有短,我大清各部嚴守壕溝石墻。雖說不能不對,但也浪費了大量兵力,眼下看來,很多布置,卻沒有必要。”
肅親王豪格來了些精神。他本來就反對堅守矮墻壕溝,主張野戰。
此時他說道:“皇上圣明,明軍能打的,也就是王斗一人,我大清鐵騎無雙,為什么要縮在寨墻后面防守?大可集中兵力,與他們曠野對陣。”
阿山與拜音圖也贊同肅親王的說話,今日之戰,他們二旗一部分兵馬攻打王樸的大同軍,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打得王樸軍只能嚴守。
王樸在遼東各明軍中,還算是強軍一部分,也不過如此。如果是對上馬科,唐通,李輔明,左光先等人,或許就能如擊潰白廣恩一樣,將這幾部明軍兵馬擊潰。
不過鄭親王濟爾哈朗認為不能這樣算,他覺得就算是馬科,唐通等人。如果真的死戰,該部其實也頗為難纏。他們不是不能戰,而是不想戰,不敢戰。若有強軍配合,比如說靖邊軍,就能發揮出很強的戰斗力。
比如說吳三桂,他的各車營一萬幾千人,對陣一萬清騎,初時只能嚴守。不過在王斗出動后,他卻主動出擊了。
還有神機營,若面對面對戰,大清鐵騎,一個回合,就能擊潰他們,可能比擊敗白廣恩的薊鎮軍還輕松。
只是他們躲藏在靖邊軍陣后遠遠放炮,卻給大清各旗,造成極大的傷害,黃土嶺各旗的守軍傷亡,很大部分就是他們造成的。
還有明國的楊國柱部,戰力也不可小視,大清鐵騎與他們相同的兵力對陣下,可能他們戰力還有所超出。
又有遠在杏山的明國遼東總兵劉肇基,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這幾部也頗為堅韌,需得謹慎應對。
多爾袞,阿巴泰,英額爾岱,都贊同濟爾哈朗的意見。
看各方爭持不下,皇太極將目光投向了代善,這個他眼中的老不死咳嗽一聲,說道:“今日大戰后,明軍各部戰力,我軍己經有所了解,特別是靖邊軍,他們銃炮犀利,騎軍也同樣驍勇善戰,更善與友軍配合,所以與他們對陣,只得以銃炮對銃炮!”
“奴才想,他們兵士再善戰,也是血肉之軀,能擋得住火炮火銃?以后的關鍵,要看王斗軍投向何處,然后集中所有的火炮,漢軍與高麗兵鳥銃兵,纏住他們,王斗靖邊軍抽不開身,我鐵騎就可以攻打別部明軍,如此下來,勝算還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