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斗也看得頗為觸動,一場明清間的大戰,數十萬人生死搏殺,結果變成各商人商隊間的龐大商機,不管時代怎么變。商人,總是不會輸的。
他感慨說道:“很正常,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特別是商人,逐利乃是他們天性,眼下大明許多地方,都離不開他們。”
此時大明商人勢力強大。大明各邊鎮中,大部分的邊軍糧草都是商人供應與運輸,每次戰爭,都可以看到他們影子。
此時的西方同樣如此,神圣羅馬帝國一軍出戰,三萬人的軍隊,隨行人員竟達十四萬,其中大部分就是商隊,還有大量的流氓乞丐、小偷娼妓等等。
王斗最后總結:“從古到今,商人與資本皆盡如此,一旦有適當的利潤,他們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資本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絞首的危險!”
眾將都是震動,大將軍此言,真將商人本性刻畫得淋漓盡致,不愧為神人附體,天上星宿下凡。
眾人更增追隨堅定之心,鐘顯才眼睛閃亮,口中念念有詞,重復剛才王斗說的話。
贊畫秦軼越琢磨王斗之語,越覺內中含義深邃,不由深深贊嘆:“大將軍此言,真乃金玉良言,盡道內中真髓。”
每與王斗接觸,秦軼越覺得王斗身上神秘,他曾仔細研究過王斗身平,除了先祖是戚家軍出身,別的都很普通,也沒受過什么高等教育,為何突然如此耀眼出眾?他目光所及,似乎遍及前世千年,后世萬載,遠見之卓識,自己從未在別人身上見過。
秦軼讀圣賢書出身,信奉的是子不語亂力怪神,不過在王斗身上,這一點卻被深深打破了。除了星宿下凡,突然開竅,覺醒前世記憶這個解釋,秦軼找不出別的說法。
他心中暗想:“圣人云,每逢江山亂世,生靈涂炭之,總有豪杰王者出,大將軍難道便是此人?”
……
回到大營,看看時近中午,王斗吩咐開飯,帥帳的火兵與護衛,將飯菜一一端上來,眾人圍繞一桌吃飯。
靖邊軍各將,除了孫三杰此時在長嶺山,中軍鐘調陽,大將韓朝,鐘顯才,李光衡,溫達興,趙瑄,鎮撫遲大成,總醫官王天學都在桌旁,還有贊畫秦軼,因為表現出眾,越來越受到王斗的賞識,也得以列位其中。
飯菜還是很豐盛的,有烤全羊,大塊豬牛肉,大盤的各類鮮魚,海帶鮮魚湯,一些時新蔬菜等等。
桌上以魚類及海產品居多,眼下每天都有大量鮮魚運到軍營外,由輜重營收購過來。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靖邊軍花錢,有的是商人與漁民愿意為之服務。
而銀子,現在王斗又是最不缺乏的。
主食則有大桶米飯,還有面條大餅之類,說實在,王斗雖到大明多年,其實還是喜歡吃米飯,除了宵夜,不喜歡主食吃面條。
“餓死了,餓死了。”
趙瑄吃得稀里嘩啦的,他對海產品不感冒,只是招呼羊肉與豬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