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彎月標志的漢軍固山額真龍纛飄揚,八桿織金龍纛旁邊,又有一桿高大的太極圖旗幟,在這些旗幟下方,八旗漢軍各旗固山額真,朝鮮國右議政金自點,正對著女兒河那方張望。
他們站立的位置,就是錦州城東離女兒河不遠的土城上,此時該處土城的垛口處,密集的站立著眾多與滿洲兵裝扮沒什么區別的八旗漢軍,還有同樣穿著紅色泡釘棉甲,盔頂上有三叉桿的朝鮮軍甲兵。
這些漢軍旗的甲兵,大部分持著鳥銃,皇太極組建漢八旗后,八旗漢軍牛錄總數達到一百數十個,丁口數三萬余,比蒙八旗還多。
這些丁口,都算士兵,余丁,眾多的包衣奴隸們,并不計算在牛錄丁口之內。
他們也沒有參與戰斗的資格,最多作為戰時的雜役,干些運送糧草,挖掘壕溝,打造器械,喂養馬匹的苦力活。如果賣力的話,才有可能被選入漢八旗中。
此時漢軍旗約有銃兵一萬八千人,分布在漢軍各旗之中,余下的才是刀盾槍兵。最強大的一股力量,便是孔有德麾下一只三千多人的銃兵部隊,當年曾在平谷與舜鄉軍交過手。
除了這些漢軍旗與朝鮮軍士兵,烏真哈超炮營的龐大炮群,也全部布置在這邊。
連上往日后金鑄造的天佑助威大將軍火炮,一些孔有德從登州帶去的火炮,清國后來鑄造的神威大將軍炮,此時烏真哈超炮營,計有大小紅夷炮一百五十多門。
例年來從明軍中繳獲的佛郎機等炮也不少,比如前些日清軍對戰白廣恩的薊鎮軍,一次就繳獲了眾多戰車,還有各色佛郎機數百門。然因為炮手的缺乏,這些繳獲的佛郎機等炮,向來乏人使用,一直堆在庫房中積灰塵。
就算如此,因為清國中有不少佛郎機人炮手,幾年來,以愛德華多為代表的紅夷對清國炮手進行訓練,往日里,孔有德還帶走孫元化與葡萄牙人一手打造的大明最精銳的火炮部隊,所以清國烏真哈超炮營的力量不可小視。
若不是王斗出現,以這只部隊對銃規、銃尺、矩度儀,還有火炮使用的熟悉程度,明軍火炮部隊,無人是他們的對手。
事實上,清軍入關時,孔有德的火炮部隊,就為清國的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馬功勞。
新興的勢力集團,學習能力都是恐怖的,前些日明軍才在火炮前堆積沙袋土袋,用來防止炮火,此時這些清國炮手己經學習得有模有樣的。
土城上一個個高臺壘起,那些高臺上,擺放著一門門清軍沉重的神威大將軍重炮,每門炮前,都是土袋層疊,便是明軍火炮擊到,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炮彈對炮手火炮們的傷害。
各色旗幟獵獵聲響,站在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女兒河對岸情形,明軍那方的動靜。而且一波波清軍哨騎,還不時傳回河對岸明軍的詳情情報。
孔有德是漢八旗各固山額真中唯有擁有千里鏡之人,他神氣活現的持著千里鏡,不時對著女兒河方眺望。
千里鏡中。河水南岸的明軍密密麻麻,不但河灘地帶鋪滿了他們的隊列,一些平緩的山嶺上,同樣列滿了他們的人馬。
看他們的旗號,就可以知道。先頭渡河的對象,便是馬科與唐通的山海軍及密云軍。
渡河與搶灘,其實是一系列非常復雜的戰術,對各方組織能力要求頗強,可以看出,馬科與唐通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展示出來的各方表現都是亂糟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