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家中只有一個老妻,楊國柱不忍她一人留在鎮城,將何氏帶走。
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王斗默默在心中道:“楊帥,一路順風。”
……
雖對王斗到來,鎮城各官皆懷心思,不過對王斗動靜舉動,他們都非常關切。
果然,在正月二十八日,幕府發出第一道告令,進行全鎮城的衛生大掃除運動,同時,收購垃圾,垃圾到就給錢,按石計算,支取銀錢或是糧票。
以前在東路,王斗有過教訓,運送到城外的垃圾,半夜被人偷了,然后又送來賣一次,甚至幾次。
為防止這個教訓,送到城外的垃圾,由靖邊軍軍士看守,并由醫衛司進行焚燒深埋處理,當然,一些牛糞人糞黑泥的,可以用來肥田。
這個告示一出,鎮城果然眾者如云,只要不是白白服役干活,管吃管住,還有工錢拿,老百姓向來踴躍的,很多人暗贊,永寧侯就是永寧侯,果然與眾不同。
當然,也有許多人心中不屑,果然是武夫一個,只講利,不講義。
目前鎮城情況,雖然一些大街是青石板道路,然也有許多土路,天長地久的,路面積起厚厚的粉塵,天一晴,泥沙埋足,一下雨,則是污泥滿道,臭氣沖天。
而且因為過往畜車的牛糞馬尿,加入許多住戶,有往街上溝壑傾倒便器的習慣。
又加之大明北地,廣泛用煤,居民許多爐灰,也是亂倒的,所以與大明許多城池一樣,宣府鎮城,一樣糞尿滿地,灰塵處處,到處彌漫惡臭。
這樣的環境,也是爆發瘟疫的主要原因,也是明末各處一場場疫病,屢止又興的重要原因。
其實街道市容,大明各地,素由巡檢弓兵負責,早成空談了,因為什么事,都離不開錢糧二字,要做事可以,拿出錢來,這也是明末市政無力的原因。
所以王斗一發出告示,言參與干活各人,每人吃飽,并有豐厚工錢,可謂舉城而動。
從牌樓街到鐘樓街,從米市街到菜市街,從鹽店街到油店街,城內各條大街,各個小巷,處處可見忙碌之人。
眾人將溝壕挖開,將垃圾鏟平,路面上的灰塵,也盡數清掃,還有一個個醫衛司官吏,戴著口罩,將石灰源源不斷撒下去。
在無數人的忙碌下,鎮城,似乎轉眼間就亮麗起來,也快速催生一個產業,收垃圾的,每天,挨家挨戶收購煤灰糞便,因為鎮城人口眾多,收垃圾獲利豐厚,為了搶奪,甚至爆發出一些血案。
春耕前這段日子,對鎮城民眾來說,感覺有點突然新奇,突然間,一家老小,就忙碌起來,不但因為全鎮城的衛生大掃除運動,讓他們有了活干,靖邊軍在鎮城教場旁修建軍營,更需要大量人手。
所以,不但城內外軍戶民戶,甚至各營的營兵們,都爭先恐后跑去干活,因為,修建營地,不但有工錢,還有肉吃啊。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