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我反對與南明一戰!”
“今年南明平定陜西,曹文詔已經逐步將陜西賊寇平復下來,而崇禎又查抄多位明庭官員,以及晉商,錢糧充足,據我所知抵得上南明數年稅收,崇禎已經免除三餉,致使南明的百姓歸心,大明已有中興之象!”
“再加上,我軍新敗,明軍士氣高昂,又有軍政改革,現在不少的明軍都躍躍欲試,甚至在關寧錦防線,不少的明庭將領都想要與我軍一戰!”
“南明此時已經占據天時地利!”
“大金若是此時再戰,唯恐不利!”
一名漢人文人站了出來,理智分析道。
代善頗為贊同的點頭,道:“文寀先生所言極是,如今我大金應該等待時機,再圖南下!”
代善口中的文寀是范文程的好友,萬歷四十六年后金八旗南下撫順,范文程與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投靠后金!
崇禎二年,皇太極設立文館,拉攏漢人文人,積極啟用,其中最為信任的人,除了范文程外,就是文寀!
文寀不如范文程有名,但也頗有謀略!
“文先生,此時我們不南下,你倒是說說,我大金八旗數千勇士該如何!”
“大同一戰,非我八旗勇士不效命,實乃豪格輕敵,讓我八旗勇士被迫降明!”
多爾袞沉聲道:“如若我們對他們放任不管,如何給他們的家人一個交代,如何給其他的八旗勇士一個交代!”
“那蒙古諸部該怎么看我們!”
多爾袞的話也不無道理,他們本來就新敗,若是不盡快收拾局面,對于他們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他們近幾年,跟蒙古科爾沁部聯姻。
兵鋒所指蒙古林丹汗。
這是大金未來幾年的政治方向,聯合蒙古,一起對抗南明。
而蒙古林丹汗則是想要聯合大明對抗大金。
早在去年,皇太極就與范文程等人商議,制定大金國策,滅林丹汗,整合蒙古諸部。
而在以往大金與大明交鋒之中,大金屢占上風,致使蒙古諸部隱約有向大金靠攏的跡象。
如若來年,皇太極能夠征服林丹汗部,滅了所謂的黃金家族,那么,整合蒙古諸部,勢在必得!
所以,此次大同大敗,對于大金來說,絕對不僅僅是戰事上的損失,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損失。
很有可能影響到蒙古那些正在觀望的部落,再次搖擺!
因此,接下來,大金要迅速做出反應,以挽回顏面。
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皇太極有些焦頭爛額的揉了揉太陽穴,自從崇禎三年年初開始,大明發生的諸多改變,讓他心里有一種強烈的不安之感。
他能夠感覺到,這個如同垂垂老矣的大明帝國,內部正在發生著某些變化。
尤其就是那崇禎的性格,完全就像是變了一個人。
先是袁崇煥,以他們對崇禎的了解,崇禎必定會殺袁崇煥,使大明損一帥才,讓祖大壽等人與大明朝廷離心離德。
可出乎意料的是,崇禎非但沒有殺袁崇煥,反而重新啟用,讓袁崇煥擔任陜西三邊總督!
還有孫承宗,督師寧錦!
此兩人鎮守大明九邊,虎視眈眈,厲兵秣馬,壓力一下子給到他們。
除此之外,在內政方面,崇禎更是整頓官場,查抄貪官,致使大明國庫逐漸充盈。
再加上崇禎還免征三餉,匯聚天下民心,使大明百姓重新心向大明。
另外就是陜西,高迎祥自從上次朱家川大敗后,不知所蹤,陜西局勢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