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除了累一點,有一說一,處理國事,看著大明各地的奏報,還是挺舒服的。
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崇禎三年的時候,大明可以說是烽煙四起,百姓名不聊生,如今五年過去,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起碼,在朱慈烺一系列的政策下,大明的百姓不說生活多么的富裕,起碼一點,不會再餓死很多人了。
但是,這還不夠!
遠遠不夠,溫飽只不過是基礎,還要有質變!
除去民生方面,在基建和工業方面,大明也在飛速質變。
尤其就是基建,大明京師與各省已經連通水泥路面,富裕一些的地方,甚至是已經連接到了各個府,有個別的縣也有了水泥路。
雖然相比起后世來說,這不算什么,但是在大明,這絕對是逆天之舉!
而且,道路的作用不僅僅是讓通商更加的便利,還有出行,更多的是大明京師對各地的掌控能力大大提升,信息傳達速度大大提升。
很多的國事,能夠得到迅速的消息和處理。
比如,什么地方有災情,以往,最快也要一個多月大明京師才能夠得到消息,等到大明京師做出反應賑災,起碼是三個月以后,而且還要調集糧草,沒有小半年基本上無法反應過來。
等到朝廷賑災,原本不怎么嚴重,只要及時賑災就能夠解決,也會變得嚴重。
現在就不一樣了,有了水泥路,再加上蒸汽汽車,日夜不停的話,只要幾日的時間就能夠把災情傳到京師,京師做出反應,調集糧草,基本上一個月內就完成了。
這相比起后世來說,還是慢,但在當下這個時代,絕對算很快的。
朱慈烺將最后一份奏章處理完畢,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總算是弄完了。
九月份以后,大明各地基本上不會有什么太大的事情,因為糧食都已經入庫了。
至于天災的話,也不會很多,除非是雪災。
所以,事情相對較少。
而就在朱慈烺剛剛準備喝口茶潤潤嗓子的時候,外面一個小太監邁著小碎步走了進來。
“皇爺,小爺,外面格物司畢懋康大人求見!”小太監溫聲細語的稟告著。
“讓他進來吧。”
崇禎連忙坐好,整理了一下衣冠,把御案上那些朱慈烺批完的奏章,好好擺正,然后再拿出一本奏章展開,做出一副,朕很忙的樣子!
朱慈烺嘴角微微抽搐了幾下。
【老登,能不能做個人啊!】
【事我做,逼你裝!】
【你清高,你了不起!】
朱慈烺心里不斷的吐槽。
崇禎將這些偷聽的一清二楚,他現在聽到這樣的腹議,心里只有兩個字。
舒服!
太爽了!
看到沒有朱慈烺惱羞成怒了!
讓這個小崽子以前在心里吐槽他!
這回可得好好報復一下這個小崽子!
崇禎心里哼哼唧唧的,大有一種大仇得報的感覺。
這時,畢懋康大步走進了大殿里。
“參見陛下,太子殿下!”
畢懋康恭恭敬敬的給崇禎和朱慈烺施禮。
“畢愛卿,無須多禮!”
崇禎淡淡的說道:“畢愛卿啊,可是格物司缺銀子了?”
“這大冷天兒的,跑來跑去的也麻煩,下一次,你遞奏章上來就行了,朕批!”
這幾年,格物司可謂是沒有少花銀子。
據說在研究什么電,什么話的……
崇禎也不懂,但是崇禎卻一點也不含糊,只要是格物司上來要銀子,都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準。
這皇帝當的太爽了!
以前花個幾十萬兩,都要在朝堂上議個十天半個月的,上百萬兩,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阻力,各種各樣的麻煩。
崇禎心里得算計著,畢竟,大明各處衙門都要銀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