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車上,朱慈烺心中五谷陳雜,他為大明做了很多的事情,也改變了大明許多。
可是,大明的大臣們命運,他卻改變不了。
一個個大明的大臣們,逐漸老去……
大明首輔成基命病逝,閣老喬允升在升任閣老的第二年去世,現在又是徐光啟……
這讓朱慈烺不住想起,自己剛剛決定拯救大明的時候,成基命他們一干老臣們,為了支持他變革,不惜身家性命的景象。
還有徐光啟……
當初,格物司組建不久,就遭到韃子攻打京師,險些覆滅。
徐光啟等人掩護格物司撤離,還有徐光啟在改良火器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從連珠火銃的改良,到大炮,彈藥,里面幾乎是有著徐光啟的影子。
徐光啟,畢懋康,宋應星可以說是格物司的頂梁柱!
如果沒有他們,以及他們帶出來的弟子,或許朱慈烺就算是想要創辦格物司也沒有那么容易。
一直以來,隨著格物司走上正軌,朱慈烺幾乎是很少關注格物司的事情,他更多的注意力都在國事上面。
但是,格物司卻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唯一值得讓朱慈烺慶幸的是,徐光啟現在亡故,是不幸,但也是幸運的,因為在原有歷史當中,徐光啟是在崇禎六年的時候去世。
現在是崇禎八年。
算起來,徐光啟還多活了兩年……
在雜亂的思緒之中,崇禎與朱慈烺來到了徐府。
此時徐府滿是素縞,府中傳來哭喊聲。
徐光啟的長子徐驥在門口迎接。
“恭迎陛下,太子殿下。”
徐驥恭恭敬敬的施禮。
“徐愛卿無須多禮,快快平身!”
崇禎走下車,連忙將徐驥攙扶了起來。
自從徐光啟進入格物司以后,徐驥也進入格物司擔任徐光啟的助手,在格物司是掛著官職的。
隨后,崇禎拉著徐驥的手,走進了徐府之中,多有寬慰和問候。
徐驥將崇禎和朱慈烺引入后堂,命人取來了一些書籍,道:“陛下,臣父在病重的這兩年時間里,還為陛下留了一件東西,請臣代為轉交!”
崇禎和朱慈烺面面相覷,他們上前翻看了這些書籍。
書籍很多。
而里面涉及的領域也很多,放在最前面的是《軍器圖說》!
此外,還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書籍,比如算術《幾何原本》,《勾股義》等等。
還有農業方面《農政全書》,《泰西水法》等等。
除了這些,最后還有一道奏章。
這道奏章里面,向崇禎匯報這些年在格物司所有的工作總結,最后建議,崇禎細化格物司,從各個方面分科研究格物。
比如,天文歷法,水利工程,機械制造等等。
涉及的面十分廣泛。
崇禎看到這些不住眼眶紅潤了起來。
“徐老愛卿當真是忠君愛國!”
“想不到臨走之前,竟然還給朕留下這么多的巨作!”
“徐老愛卿,你的一片赤誠忠心,朕看到了,朕記住了!”
崇禎不住有感而發的說道。
朱慈烺心中情緒更加的復雜,他看到這些,也想到更多。
無論是宋應星,還是畢懋康他們,遲早有一天,他們都會死去的……
所以,將格物一學普及天下,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其實,這個想法,朱慈烺以前就有,但是后來因為戰事,國事,都耽誤了下來,可是,現在隨著徐光啟的離世,朱慈烺覺得,應該盡快培養出更多的格物人才!
不然的話,等到這批老的格物人才倒下,大明將會后繼無人的!
這一點很重要,沒有這方面的人才,那么大明絕對會落后他人!
趁著現在這些老一輩的人才還在,盡快要推廣和培養年輕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