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在處理了這個插曲后,想到朝鮮和后金議和的事情,又是一陣頭疼。
他實在沒有想到袁崇煥和后金私自議和的事情影響這么大,不但在朝堂引起爭議,導致袁可立等主戰派去職。對朝鮮也造成影響,需要自己消除。
甚至再想到之前林丹汗西遷,恐怕和這件事也不無關系——
大明都和建虜議和了,他們還和后金死戰干什么?說不定就被大明賣了,當做討好后金的工具。
這讓朱由檢慶幸,幸好袁崇煥已經因為寧錦之戰被免,否則自己想消除他的影響,還要費大力氣。
袁崇煥遺禍太大了,這讓朱由檢慶幸自己沒有聽從一些人的建議,把他起復在遼東。
否則草原和后金聽說是袁崇煥主持遼東戰事后,之前規劃的那條還沒有組成的封鎖線,頃刻就會崩潰。
就是現在把朝鮮拉進來,也得費點功夫。
議和的后患實在太大,需要下力氣消除。
就像朱由檢,原本還打算義正言辭地指責朝鮮暗通后金,如今卻被毛文龍指出大明遼東巡撫袁崇煥曾和后金議和,是大明首先議和的,這讓朱由檢實在有些尷尬。
因為在朝鮮看來,伱大明作為宗主國都和后金談議和了,指責我這個屬國干什么?
難道你這個宗主國干得,我朝鮮作為屬國就干不得?
所以用暗通后金這個理由指責朝鮮的事情,如今已經行不通。
朱由檢想拿捏朝鮮,需要換個理由。
想到所謂的仁祖反正,在大明仍舊被很多人定為篡逆。朱由檢向毛文龍道:
“光海君還活著嗎?”
“如今的朝鮮國王,在朝鮮聲望如何?”
毛文龍以前對現在的朝鮮國王很稱贊,現在朝鮮國王開始指責自己后,自然沒什么好話,當即就回復道:
“光海君一直還活著,被流放在江華島。”
“現在的朝鮮國王的名聲,比光海君好不到哪里去。”
“以前光海君讓權貴掠奪的土地,朝鮮國王沒有給他們還回去,反而賜給了功臣。”
“所以很多朝鮮人認為他和光海君沒什么兩樣,而且今年建虜入侵造成胡亂之后,他的名聲就更差了。”
“還有當年他繼位的時候,只是追封父親為大院君。去年他生母去世,想追封生父生母為大王和王后,被臣子給攔住了。”
“如今這件事情還在鬧著呢,他的功臣和其他不是功臣的臣子,在爭得沸沸揚揚。”
眼睛慢慢亮起來,朱由檢沒有想到,朝鮮現在是這個樣子。
這個國家地方不大,事情卻一點不少。如今朝鮮國王追封父母的事情,很像當年嘉靖皇帝掀起的大禮議。
嘉靖皇帝利用大禮議趕走了一批大臣,徹底掌控權力。這位朝鮮國王,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大明能不能利用這件事,把朝鮮給拉回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