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私下談話,不用擔心怪罪。”
毛文龍鼓起勇氣,說道:
“前任遼東巡撫王化貞,對臣多有恩遇。”
“臣以為他雖治軍無方,卻足以勝任長史。”
“臣愿將歷受官階一一歸還朝廷,以贖王化貞死罪。”
王化貞失陷廣寧,按律就是死罪。毛文龍因為王化貞讓他單獨領兵,有了施展才能的機會。曾經多次上疏朝廷,請求以功勞贖王化貞死罪。
但是大明的慣例一向是功過不相抵,更別說不是同一人的功罪。所以這件事一直沒有通過,王化貞仍舊被關在監獄里。只是礙于毛文龍的求情,也一直沒有斬殺。和之前的楊鎬一樣,屬于被定了死罪、卻沒斬殺的人。
本來毛文龍對此事還不算急,因為他知道朝廷既然一直沒有殺王化貞,就不會突然處斬他。
但是朱由檢把楊鎬送到東江鎮公開處死的事情,讓東江軍民人心大快的同時,也提醒了毛文龍——
朝廷隨時可能把王化貞處斬,用于振奮人心。
如今,乘著皇帝的心情好,毛文龍再次提了出來,請求為王化貞贖罪。
朱由檢眉頭緊皺,對此很是不滿。熊廷弼這樣有大功的人都被朝廷處斬了,王化貞和楊鎬卻一直沒處斬,他感覺這件事太荒唐。準備在過一段時間處理舊案時,就把這件事解決的。
如今毛文龍當面把這件事提出來,朱由檢內心雖然想把王化貞明正典刑,卻不得不顧忌毛文龍的想法——
為了一個該死之人和麾下大將起爭執,實在是有些犯不著。
想想自己把那么多該死的閹黨臣子流放海外,朱由檢道:
“追敘王化貞幫助建立東江鎮的功績,特赦免去死罪,以后流放海外,非特旨不得返回。”
“這個人以后就流放在濟州島,怎么用毛提督自己看著辦!”
毛文龍聞言大喜,知道皇帝免了王化貞的死罪。
雖然不是完全免罪,卻也不用擔心被處斬了。
就是不知道流放海外的懲罰,王化貞愿不愿接受?
有心讓這個老上司回鄉安度晚年,毛文龍卻想到之前自己向皇帝提的理由,還有皇帝特意指出的“非特旨不得返回”,覺得還是不要再說為好。免得皇帝不耐,直接處死此人。
同時,他也開始認識到。皇帝過于看重法度,并不完全是好事——
這樣的皇帝賞罰分明是好,但是對違法犯禁的事,卻也不會容忍。
自己以后要小心點,免得犯了法度,以后功不抵罪。
不愿再提王化貞,朱由檢把這件事情略過,又向毛文龍道:
“光海領的事情,毛卿多看著點。”
“如果這個領地能建起來,朕打算多冊封幾個朝鮮封君。”
“尤其是和后金接壤的地方,要找幾個能打的、最好是和后金有仇的,把他們封在那里。幫大明建立封鎖線,幫朝鮮抵擋后金。”
“你在朝鮮多年,應該認識些朝鮮實力派。都可以聯絡一下,問問他們愿不愿當封君。”
眼睛瞪得大大的,毛文龍總算認識到,皇帝是在下一盤大棋。
想想皇帝讓自己推薦光海領的長史和參軍,毛文龍道:
“這些領地的長史和參軍,要不要朝廷任命?”
朱由檢毫不猶豫地道:
“既然是大明領地,當然由朝廷任命。”
“只是領地到底歸封君所有,朝廷只任命正五品長史和參軍,其他官員讓長史和參軍同封君商議。”
“毛卿可以多培養些人才,擔任長史和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