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并不是欽天監的本職,朱由檢讓他們幫忙測量子午線,是想用子午線長度確定米制。
如今有嘉靖牙尺存在,米制已經確定,不需要欽天監幫忙。
不過朱由檢還是讓他們派人測量子午線,最好測量出八萬里,以便人們接受新的里制,推廣新的度量衡。
同時在測量過程中,還能讓欽天監官員提高水平,增加對天文學的認識。
在這個大航海時代,天文、星象、經緯的測量是十分重要的,必須加快發展。
而大明的欽天監作為一個家庭傳承的小圈子,水平早已落后時代。
據朱由檢所知,宮里的靈臺太監,有時都比欽天監算得準確。更別說西方的天文學正在突飛猛進,需要大明追趕。
這讓他有心把欽天監的官員和人才培養體系改動,卻不知道從何處著手。因為大明對天文限制得很嚴,想找到精通天文的人才,并不那么容易。
所以他只能把這件事先放下,準備以后再說。向欽天監的官員道:
“測量子午線的事情可以多宣傳,但是度量衡的事情不要隨意亂說。”
“新制度量衡先在內廷試用,等以后徹底完善了,再流傳到外面。”
打算在內廷試用一段時間,把整個度量衡體系完善后,再讓外面的人接受。
以后內廷的營造、測量,完全采用新制,朱由檢打算多回想些數學公式,搭建在這個體系上。
那時候只要這些公式傳出去,不愁外面的人不接受。因為新制相比舊制,計算實在太容易。
更別說朱由檢打算以后在明算科的考題上,多出些用新制很容易計算、用舊制卻很復雜的題目。讓外面的士子發現,然后接受新制——
大明的讀書人是很實在的,只要和考取進士相關,他們就會接受。等到他們發現用舊制計算半天才得出結論,用新制卻能很快算出時,他們自然會接受新制,甚至要求朝廷采用。
所以,在欽天監的官員憑著計算度量衡的功勞,請求讓他們的子弟參加科舉、廢掉不許習他業的規定時,朱由檢欣喜不已。因為他知道,這些欽天監的子弟一定會接受新制,有利于推廣新的度量衡體系。
而且他改變欽天監人才培養體系的想法,也能通過這件事完成。朱由檢當即下令道:
“其他官員能有欽天監加銜,你們這些欽天監官員,自然能轉任他官。”
“以后欽天監人員的后代,同其他民戶一樣,沒有任何限制。”
“民間有精通天文的,也可以任職欽天監。”
“以后民間的天文禁令解除,有想學習天文的,可以向欽天監申請,進欽天監學習或者自學。”
給欽天監解除限制的同時,把這個封閉的小圈子打散,從整個大明招收人才,提高天文水平。
所以欽天監官員聽到這個命令后,可謂既喜又憂。
喜的是他們的子弟能參加科舉當文官,以后不用必須學習天文。
憂的地方也在于此,那就是除了他們的子弟外,以后會有外人進欽天監為官。
但是他們對這個規定又不能反對,因為禁令解除后,肯定有很多欽天監子弟不愿再學天文。欽天監的子弟不夠用,自然只能從外面招收人來欽天監做官。
所以皇帝的決定,可謂順理成章。是他們主動打散這個小圈子,和外面產生交流。
這讓他們認識到,以后不能隨便提條件。皇帝有可能在答應的同時,提出另一個條件。
這次朱由檢就是用兩個條件交換,打破了欽天監的小圈子。這讓他十分高興,想起了把欽天監喚來的另一個目的。
那就是因為閏月和大小月的問題,他之前決定采用太陽歷。避免每過兩三年,就需要在遇到閏月多發一月糧餉。朝廷按三十天發放的糧餉,到士兵手里有時會變成二十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