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很多東林黨人大受打擊,認為失去了主心骨。葉向高在閹黨列出的《東林點將錄》上被列為天魁星及時雨,可見他的地位。
如今閹黨倒臺,朝廷要起復東林黨,葉向高卻在今年去世了,當真天不假年。東林黨失去了一個主心骨,葉向高不能再統領他們。
但是朱由檢卻有些慶幸,因為葉向高在萬歷三十五年就擔任內閣大學士,次年內閣就剩下他一個獨苗苗,多年擔任獨相。
這個人若是回朝,必然擔任首輔,否則就是苛待。
而且有這樣的人在朝中,東林黨就有了核心,自己所面對的,就是有很多士子擁護的東林黨。
以東林黨的號召力,散亂的文官集團,有可能被他們整合大部分。
朱由檢在認識到文官集團整體意志后,已經決定對東林黨人慎重起復。而不像先前起復督撫時,大多選用東林黨。
如今葉向高死了,那就不用糾結了。朱由檢當即下令,待正式消息傳來,朝廷要有恩恤。對死人他很寬容,不吝這些虛名。反正人都死了,不可能再活過來爭權。
所以葉向高的名字被劃去,剩下的就是劉一燝、韓爌、朱國禎等人。
朱由檢問了一下劉一燝的情況,得知他是在泰昌元年八月入閣,當年底就因為方從哲被彈劾接任內閣首輔,然后高風亮節地向朝廷建議葉向高回朝擔任首輔。
這讓朱由檢認識到,劉一燝是東林黨的核心,而且是那種舍己為人、以黨派利益為先的東林黨人。這種人對東林黨是高風亮節,對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禍害。
再了解一下情況,得知劉一燝在天啟元年就和客氏、魏忠賢起爭執,甚至成功把客氏趕出宮。更加認識到這人是東林黨的干將、敢于沖鋒陷陣。
所以天啟皇帝把客氏重新接回宮,客氏和魏忠賢重新得勢后,劉一燝在天啟二年初就被以“結納王安”彈劾去職,成為最先被閹黨趕出朝堂的東林黨大臣。
這樣一個東林黨的核心人員,朱由檢是萬萬不敢起復的。所以他在心中把這個名字劃掉,又看向了韓爌。
韓爌和劉一燝入閣時間相同,只是排在他后面,在劉一燝去職之后,他就成為內閣次輔,擔任葉向高的副手。
天啟四年六月,楊漣參魏忠賢二十四大罪,東林黨和閹黨斗爭白熱化。葉向高因此致仕,韓爌擔任了幾個月首輔,然后就悻悻離職。后來還被閹黨陷害,導致削籍追贓,不得已變賣田宅,住在先人墓地。
這讓朱由檢覺得,韓爌的戰斗力有點弱,比較容易拿捏。自己把這種受苦的官員起復,也更顯得施恩。所以他當即下令道:
“原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左柱國韓爌起復,恢復原有職官勛級。”
“原正二品吏部尚書不再授予,改為加銜正二品議政大臣。以其原有功績,加升從一品弼政大臣。”
“韓卿多受苦難,蔭子孫二人入太學讀書,通過司法數算考試后可以任官。”
直接點了韓爌,起復擔任大學士。
群臣聽到這個命令,都是有些意外。
一是意外皇帝選了韓爌,沒有選資歷更深的劉一燝。
二是皇帝給韓爌加從一品弼政大臣,在朝堂上的班次,會在黃立極后面。
畢竟黃立極有正一品輔政大臣加銜,班次當然要排在前面。
如此一來,他這個內閣首輔自然不會按以前的慣例,把首輔之位讓給更早入閣的韓爌。
這讓一些人認識到,皇帝通過四輔大臣加銜,真的掌握了首輔任命權。
東林黨的人對此當然不甘,想要按以前的慣例,讓韓爌起復后就直接擔任內閣首輔。
閹黨的人已經開始謝恩,贊揚皇帝英明,給削籍大臣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