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面對的是皇帝,袁可立幾乎要罵出來。
監軍總署的事情,皇帝是向他提起過。但是當時說的是都察院調整完成后,再從十三道監察御史中把監察軍隊衛所的責任分出來。
如今都察院還在調整之中,監軍總署根本是沒影的事情,怎么可能一下子變出來?
心中不快,袁可立語氣生硬地道:
“監軍總署還沒有開始組建。”
“請陛下先選拔能臣干吏,負責監軍總署。”
這個回答,讓朱由檢頓時想起來,監軍總署的負責人還沒有定,建立更是沒影的事。只能忍著尷尬,若無其事地道:
“先推選監軍總署負責人,把海軍監察署組建起來。”
“這個負責人,袁卿有沒有人選?”
這是給他推薦人的機會,袁可立的心情總算好了點。覺得皇帝知錯能改,不失為一個好皇帝。
想著兵部的官員,袁可立道:
“兵部右侍郎趙紱,原本就有都察院右都御史加銜。”
“臣以為可以負責監軍總署。”
聽到兵部突然冒出個右侍郎,朱由檢驚訝不已。
想了一會兒后,才想起和錦衣衛指揮使鄭士毅一起護送瑞王就藩的兵部侍郎就是趙紱。只是這個人回來后就在養病,朱由檢平時根本就想不起來。
如今聽到袁可立提起,朱由檢道:
“趙卿不是在養病嗎?”
“難道他的病好了?”
袁可立幫趙紱解釋道:
“趙侍郎根本沒病。”
“只是當初他被廷推為侍郎時,沒有去魏逆府邸酬謝。”
“所以魏逆指使他人彈劾,說他的侍郎不合會推章程,只能算加銜,不能任實職。”
“趙侍郎因為被彈劾,從漢中回來之后,也一直稱病告退。”
聽到趙紱養病的背后有這么多曲折,朱由檢暗罵魏忠賢不干人事,連這樣的官員都容不下。當即就下令道:
“趙紱引病告退,允其原職致仕。”
“再以護送瑞王就藩功績,起復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添注兵部右侍郎,負責監軍總署。”
“先從遼東和沿海衛所開始,在遼東和海軍衙門組建監察署。”
這是起復后降了一級,但是趙紱絕對不會有不滿。因為他的右都御史銜是閹黨以殿工濫發的,必然會被削掉。兵部右侍郎職位則被御史彈劾,繼續當下去會引人非議。所以他回來之后一直稱病,不去兵部上任。
如今朱由檢讓他致仕,然后起復任用,就沒有了讓人非議的理由,趙紱不可能會有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