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山西右布政使,朱由檢也命群臣現在廷推,看著吳尚默道:
“山東道御史吳尚默,曾經參劾魏逆,立下大功。”
“他擔任御史幾年,現在是什么加銜?”
摸不清皇帝的想法,都察院協理院事的僉都御史許宗禮道:
“吳尚默天啟二年擔任御史,曾經巡按四川,立下許多功勞。”
“但是他不附魏逆,身上沒有加銜。”
朱由檢聽著都驚了,沒有加銜的御史,那可真是少見。尤其是吳尚默擔任過四川巡按,按慣例要升官銜。
不過想想吳尚默的東林背景,他又有些明白了。閹黨對這樣的御史,當然很不待見。
吳尚默能堅持留在朝廷,已經很是難得。
看著吳尚默花白的須發,朱由檢詢問道:
“吳卿今年多大年紀,做了多少年官員?”
對皇帝如此關心,吳尚默也有些激動,穩住心情說道:
“臣是嘉靖四十一年人,萬歷二十二年鄉試亞元,萬歷四十四年丙辰科進士。”
“初授義烏知縣,天啟二年擔任御史。”
“今年六十六歲,已經為官十二年。”
六十六歲,十二年,咀嚼著兩個時間,朱由檢心中感慨,科舉取士雖然相對公平,但真的有很多缺點。
吳尚默這樣的人才,萬歷二十二年三十三歲時就考上了亞元,結果直到五十五歲,才考上進士當官。
一個人最年富力強的時間,就這樣被考試浪費了。這種不合理的事情,以后要避免出現。
想著吳尚默這么大年紀,做官也做不了多久,朱由檢和顏悅色地道:
“吳卿這樣立過功卻被魏逆壓制的官員,朝廷應該超擢。”
“山西巡撫由本地官員升任,那么空出來的右布政使,就該由朝廷派遣官員擔任。”
“布政使、知府這樣主政一方的官員,當以有知縣經歷者優先。”
“吳尚默列入候選,現在開始廷推。”
讓楊景辰再提出幾個名字,放在一起廷推。結果自然不出所料,吳尚默這個被皇帝贊揚的人,順利成為正推。
朱由檢當即下令,吳尚默升任山西右布政使,囑咐他道:
“吳卿到了山西,就是一方大員。”
“要注意山西流民,配合三省剿匪。”
吳尚默老淚縱橫,實在沒想到自己這個年紀,還有這樣的際遇。
他知道皇帝對自己反對九卿廷推不滿,現在把自己任命為山西右布政使,其實把自己從京城朝廷趕出去。
但是從御史超擢為布政使的恩遇,讓他不能不感恩戴德。他的一身所學,也有地方施展。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