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料到對蠻夷之國如此重視,還要求群臣開眼看世界。
理藩院掌院黃立極,一時也摸不清皇帝的心意是什么。不過他比錢謙益還擅長迎合皇帝,當今就請示道:
“蠻夷之國眾多,哪些國家的歷史有借鑒之處,懇請陛下示下!”
朱由檢神色稍微緩和,斟酌之后說道:
“西班牙、葡萄牙,這兩國早已和大明有交往,它們的歷史是要重視的。”
“荷蘭這些年在泰西崛起,而且數次侵犯大明,同樣也要重視。”
“還有法蘭西、英格蘭、羅斯等國,都不能夠輕忽。”
“這些泰西國家,不是已經崛起,就是在崛起的前夜。”
“大明以后必然和它們打交道,必須重視它們。”
“朕派孫元化出使,就是為了訪問諸國,看看他們的實力。”
這些國家的名字,有的臣子根本就沒聽聞。
聽到皇帝不但對它們如數家珍,還派了孫元化去出使。一時盡皆默然,不知如何回應皇帝。
這些交往,已經超出了他們對外界的認識,他們根本不知道要說什么。
習慣了等待外夷朝貢的他們,根本就沒有主動外交的概念。
朱由檢知道這些文官靠不住,也懶得和他們討論。
想著當前世界的形勢,他叮囑理藩院官員道:
“前段時間為公眾人物定下星級,朕以為對于外夷勢力,同樣可以按道德、文明和實力定星級。”
“有些地方仍處于原始狀態,甚至還會食人。和他們根本難以交流,定為零星野蠻人。”
“有些勢力已經有了語言、文字,建立城邦或部落,有了首領和領頭人,可以勉強交流,定為一星勢力。”
“比他們更進一步,建立城邦甚至國家,但是戶口不足百萬、地方不足千里的,定為二星勢力。例如占城、渤泥、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
“地方超過千里、人口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定為三星國家。例如朝鮮、日本。”
“再進一步成為區域霸主,甚至在全世界都有影響力的,定為四星國家。例如西班牙、荷蘭、魯迷。”
“對四個星級的國家和勢力,采用不同的措施。和三星、四星國家交往時,一定需要謹慎。”
這是他琢磨著建立世界秩序時,所制定的標準。
大明在他帶領下必然是要走向世界的,而且要成為世界霸主、建立世界秩序。
大明如何與各國交往、各國又如何在大明主導的世界秩序下交往,這是他經常琢磨的問題。
以當前世界的形勢,各國平等交往是不可能的,大明也不可能對所有的國家和勢力一視同仁。所以他仿照公眾人物星級,劃定文明等級。
三星和四星國家大多已經有獨立文明,征服或消滅他們是很難的事情,它們有資格在這個秩序下擁有一定地位。
所以朱由檢要求,對這些國家慎重對待。例如交往的時候,必須得到授權。不經過大明朝廷允許,不能擅自征討。
對一星、二星勢力就不用那么謹慎了,受到冊封的貴族,可以自行組織軍隊開藩——
已經采用新火器的大明軍隊,能夠輕易征服它們。
這些都是朱由檢的初步想法,他還打算在大明恢復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后,邀請一些國家建立國際組織,確定大明主導的世界秩序。
這些被大明認可的國家,才能稱得上文明國家,在世界上擁有一席之地。
黃立極等人聽到如此明確的指示,對與和外國、外藩的交往,自然更有頭緒。知道理藩院的重點,就是處理和三星、四星國家的關系。
還有人對這個星級很感興趣,劉宗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