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人家的錢,只能對人家服氣。
就這樣,在邊防部默認下,朱由檢確定大明今后的國策,就是海權優先。
然后,他才向喻安性道:
“方才諸位說的,喻卿要都記下來,把有益的汲取。”
“另外,大明航運集團要拓展業務范圍,為依法納稅的商人,提供更多服務。”
“海關稅收和緝私收益,也可以和沿海衛所分潤。”
“爭取讓逃稅漏稅的海商無處可逃,無法在大明海軍控制范圍內做生意。”
用武力和服務雙管齊下,促進依法稅收。
同時,掣簽流放、剝奪公民身份等辦法,也被朱由檢用于關稅收取——
凡是被發現偷稅漏稅的人,都要征收罰款取消大明公民身份,每年還要抽簽,把一部分人流放出去。
大明的海關稅收,此后年年增加,敢偷逃稅款的海商,逐漸被擠出海洋貿易。
這些都是以后的變化,現在海關稅收為海軍部帶來的,是南洋攻略的通過。
只要明年的遼東大戰不慘敗,朝廷就會開始對安南的攻略,解除南洋航線上的危險,助英國公等貴族開藩。
朱由檢道:
“安南攻略,不需要朝廷出兵,軍費也由參與的公侯承擔,戰利品同樣歸他們。”
“但是各支兵馬,需要有人指揮。”
“總兵朕決定讓張世澤擔任,護軍使一職,眾卿有何推薦?”
后勤部長閔夢得之前沒說話,此時開口說道:
“征討安南,最大的問題在氣候。”
“護軍使最需要做的,是避免大明將士因為水土不服減員。”
“臣以為應該選熟悉南方氣候的,例如南贛巡撫史永安。”
“他和李橒都曾在貴陽保衛戰立功,臣以為可以勝任。”
顯然,閔夢得作為樞密院中熟悉西南的人,想爭取對東南的發言權。
推薦的也是西南有功將士,為他們爭取職位。
朱由檢對此點頭認可,斟酌之后下令道:
“史永安在南贛擔任巡撫剛一年,就讓李橒去吧!”
“他之前因為金盆案受了委屈,給他個立功機會。”
“告訴他一定好好干,將來在交趾選封地。”
這顯然是封爵許諾,群臣聽到后一陣艷羨。
交趾這塊地方,在他們看來是周邊最好的地域了,可惜被皇帝封給了公侯,他們沒有機會。
李橒有機會在交趾選封地,他們怎不艷羨?
定下這個人選后,朱由檢又調海軍陸戰隊的吳江龍,以副將身份擔任參謀長,負責作戰方略——
畢竟主將張世澤以前沒打過仗,只是憑借英國公世孫的身份,擔任總兵協調各軍而已。
出使越南的使者,理藩院提議張鏡心擔任。
此人是天啟二年進士,曾任禮科給事中,對朝廷的禮儀典章頗為熟悉。
朱由檢任命他為使團負責人,從理藩院和行人司選人,向安南各方勢力宣讀旨意。
在他出發之前,特意召見囑咐。(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