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包括劉鴻生在內的滬市來港的老資格商人,事業發展得並不算很順利。
劉鴻生來到香港后,投資了毛紡廠、火柴廠、航運等產業,其中毛紡廠的業務做的一般,以后都未必做得過后起之秀曹光彪。至於火柴廠,主要是劉吉生的產業;最后便是航運,目前也僅一兩艘船的船東,而且劉鴻生一家捲入在朝戰時支援北方,因此被美國列為『禁令人物』。
綜合來看,劉鴻生家族的后人,預計也和榮宗敬的后人,在香港將來可以成為億萬富翁、十億富翁,甚至是百億富翁,但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而像方椒伯、謝蘅窗等人,更是只能投資一些小事業和物業,在香港做做寓公而已。
方椒伯品嘗著香格里拉酒店的點心,仿佛回到上海灘的那個時候,感嘆的說道:“香格里拉酒店變了,也沒有變。保留的這些上海灘特色,是我們這些人的精神寄託啊!”
此時的香格里拉酒店,和對岸的半島酒店齊名,在海外的影響力都非常大。而香格里拉酒店在現代化經營的同時,也保留了滬市的一些特色,本幫菜和寧波菜都有專屬的餐廳,畢竟地盤夠大。
陳光良笑道:“該放下那種精神寄託了,我們現在是香港人,應該有一種歸屬感和責任感。香港必將成為下一個滬市,甚至超越滬市,和倫敦、紐約齊名的城市。看到那些工廠的工人,我忍不住想,『香港人』這三個字的含義,刻苦耐勞、勤奮拼搏、開拓進取、靈活應變、自強不息的精神。大家如果依舊不把香港當成家,那香港也會讓你們的后人少一份財富的。”
此言一出,大家都精神一震。
這位寧波商人、滬市商人、香港商人的『領袖』,可謂一向是金玉良緣,同時也很照顧同鄉。
方椒伯說道:“有道理,是我們一時還沒有轉變觀念。我們這一輩倒是無所謂,只是影響到后人。”
謝蘅窗等人也點點頭。
這一波工業浪潮中,滬籍商人(含寧波商人)受益最大。
如今香港的工業產值,大概超過前世同期的1520%,以至於這一波地產,目前還能保持著『維持』狀態,估計明年才會崩盤。
隨后,方椒伯作為寧波商會的會長,實際上也是陳光良的『代表』,他講述起來:
“在這一波塑膠的中,我們寧波商會的會員,大概有150家進入這一行業,占香港的40%假髮產業中的300工廠主,也有35%是我們寧波商會的會員當然,還有航運方面.”
眾人聽得忍不住驚嘆,更是佩服陳光良這個寧波商會的領袖,硬生生在香港打造了『寧波財團』。
陳光良聞言后,說道:“以后,我不會再如此偏袒寧波同鄉了,畢竟我現在要的是『香港人』概念。而且我們須知,碩大無朋的道理。”
在塑膠、假髮,甚至是前面的航運、紡織等產業,陳光良確實優先照顧了寧波同鄉。
那些潮汕商人雖然厲害,但畢竟少了先機,再加上經驗,自然在這些產業落后不少。
方椒伯點點頭,說道:“嗯”
他完全是陳光良的『管家』,當然也得益不少,包括讓他一家繼續來港富貴,以及他也參與了一些工廠投資,保證了他們來港后,還能有些收入來源,不用坐吃山空。
陳光良來到北角的『維他奶工廠』視察工作。
維他奶,從生產玻璃瓶裝的豆奶開始,陸續又拓展到豆奶粉、大白兔奶、果汁系列,如今再次拓展至『康師傅』方便麵、紅牛功能性飲料。
可謂一步一個腳印,走的非常的踏實。
陳光良來到研發室,維他奶總經理陳志興陪同在一旁,這里是研發方便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