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未來幾十年,香港的地產業都會是一種長久的持續發展,榮昌鋼鐵不需要考慮沒有市場,只會增加產量。”
畢竟是技術人員出身,問這樣的問題很正常,更何況陳光良本來就是干這種活的——為大家制定目標。
看著龐大的榮昌重工業基地,基本上將軍澳的『霸主』,陳光良有種自豪感。
雖然,他搶的是前世香港『鋼鐵大王』龐氏的機緣,但也更加的『上進』。
榮昌重工業基地,能生產很多鋁合金,不僅可以供應拉鏈廠,還可以供應鋁合金門窗;還有煉銅也是如此,從巴西等地區採購銅礦石,在香港進行冶煉,供應拉鏈廠以及其他行業。
不過陳光良並不滿足,他隨即召開榮昌重工業基地的管理層和技術人員,講出他的想法:
“隨著世界的戰爭減少,世界的經濟的發展,一種新興的造船產業發展起來,那就是游艇產業。我想讓榮昌重工業進入這個行業,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說出來!”
香港的造船業,其實是很發達的,一直可以造幾千噸的貨船,太古造船廠巔峰時期,可是有幾千名工人。
當然,陳光良不會看中造貨船,畢竟競爭不過。
但造游艇,他卻思考過,中高端游艇,或許造不過歐美;但中低端的游艇,確是有機會的。
在場的技術管理層都很陌生,有人質疑道:“游艇有錢人需要的是大型游艇,而普通人又買不起,這個會有前景嘛”
陳光良很自然的笑道:“我經常去美國,調查處一個數據,在美國,游艇已經走進中產階級,平均.這是一個起步階段,我認為這是一個新興產業,前景無限可能。”
又有人質疑道:“那技術呢歐美的技術領先,我們香港拿什么競爭”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這確實是香港工業的一個硬商,但我覺得,游艇也分為高中低的檔次,我們可以先進入低檔游艇領域,再慢慢的沉淀技術,進入中檔另外一方面,香港理工學院成立在即,我會推動香港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的”
他有這個實力,他是『爵士』,也是香港華商領袖,前世1972年成立的理工學院,即將提前十年成立。
這時候,總經理孫德和說道:“前景很好,那我們應該努力去做,外國人可以的,我們華夏人也可以。”
此時,大家也不再有其他疑問,隨即陳光良開始組織起來。
招募人才,去西方引進技術,再一步步的發展。
前世臺島能在游艇產業發展不錯,香港相信也不會差。
更何況,陳光良考察那么多的造船廠,他本人對造船行業也非常精通,各種技術都是瞭然於胸。
毫不客氣的說,等將來1978年時,內地要是好好拉攏他,造船業能提升更快。比如陳光良在內地造一艘貨輪,他就可以用甲方的技術,來指導你乙方,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事實上,到時候內地不會傻的,拉攏陳光良,就算不考慮政z,僅僅是工業上的,相當於考察一次日本的成效了。
畢竟這幾十年,長江工業集團將積累大量的技術和經驗,這都是寶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