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春天。
清水灣,時代影城。
這座影城占地面積80萬平方尺,約130畝。
更重要的是,這里是香港電影的根基。
時代影業從三十年代便來到香港發展,二戰后一躍成為華人電影的巨無霸。
因為當時很多電影公司的設備、片場都遭受戰爭的損毀,而時代電影的設備則一直封存在奧門的倉庫,所以戰后第一時間發展。
戰后,時代影業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51952年),數量為王,每部電影投資規模小;
第二階段(19521960),質量為王,從原來的每年拍攝80部左右,轉變為每年拍攝30部左右,並扶持了李翰祥這樣的年輕導演,拍攝黃梅戲風格的電影等措施;
第三階段(1960),增加好萊塢式的大製作風格,進一步提升電影的質量,同時開始拍攝武打片。
時至今日,香港的右派電影中,時代影業獨占鰲頭,邵氏電影也不過是小弟而已。
這天。
陳光良來到清水灣的時代影城,他沒有去拍攝片場或行政大樓,而是來到『清水灣的時代酒店』。
這是一家四星級的酒店,隸屬時代集團。
而時代集團如今橫跨製片、發行、院線、地產、酒店,可謂一家綜合性的集團。其中貴重物業很多,包括中環德輔道中的一幢甲級寫字樓大廈、清水灣的時代影城、清水灣的時代酒店、尖沙咀的兩幢貴重寫字樓物業說時代影業是一家地產公司,都沒有說錯。
這也是實際管理者莊鑄九的出身,而決定了時代影業的綜合性發展。莊鑄九出身江南常州的大族,從小就接觸商業,且留過學。
當然,也和陳光良的一些指點有關係。
和莊鑄九坐在酒店大廳,一起喝個下午茶。
“我聽說,元瑞離開了公司。怎么回事,時代集團那么龐大,還沒有他的用武之地”
莊鑄九是時代影城的二股東,家族占股20%出頭,在香港也算是億萬富豪。
而且陳光良對莊鑄九很放心,將時代影業交給他發展,在集團內部,莊鑄九的影響力,遠大過陳光良。
陳光良更像是一個『虛職』董事長,這種情況在合資公司很常見,就是請有名氣的人來擔任董事長,實際負責是總經理。
與此同時,兩家還是親家,莊鑄九的兒子莊元瑞說白了,還是陳光良長子陳文杰的小舅子。
有這樣一層關係,莊元瑞就是以后準備接班其父親,也完全行得通的。
畢竟,陳氏家族無意時代影業的管理權。
莊鑄九無奈的說道:“我本意是讓他在時代集團的地產部好好發展,沒想到做了幾年,他翅膀硬了,說是要自己做事。我不管他了,看他怎么搞出個樣來!”
他將時代集團發展成今天的規模,又何嘗不希望自己惟一的兒子加入進來,將來好接班自己的位置。
陳光良笑道:“聽說你防備兒子,不讓接觸電影圈的那些世界,怕是元瑞覺得你不是真心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