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年等人一聽,頓覺大事不妙,恐怕香港又要遭受什么波折了。
“旗下的信托物業,基本都是新建的工業大廈,除了部分租給兄弟企業外,大部分都分層分單元租給外面的工廠主。如果出售,分層分單元出售,當然是動作最快了。”
陳光良點點頭,說:“你們安排吧!”
11月初的香港晴空萬里,紅磡隧道入口處早已人頭攢動。
晨霧還未散盡時,警戒線外就擠滿了翹首以待的市民,孩子們舉著彩色氣球穿梭在人群里,小販推著車叫賣著魚蛋和格仔餅,銅鑼聲與粵語童謠交織成喧鬧的晨曲。
“通車咯!”
隨著港督戴麟趾剪彩的金剪刀落下,人群中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第一輛駛過隧道的勞斯萊斯里,陳光良正隔著車窗揮手致意,后座的嚴人美輕輕整理著他的領帶,鬢角的珍珠發卡在陽光下閃著溫潤的光。
長實集團執行董事陳文杰站在不遠處的禮臺旁,筆挺的西裝口袋里插著白玫瑰。他看著父親與港督并肩前行的背影,他將自己隱匿在人群中。
陳氏家族的龐大無比,他們這些第二代成員必須好好的‘隱藏’,這樣才能讓人真正的‘畏懼’,不敢輕舉妄動。
陳文杰基本不接受記者的采訪,他將自己定位于‘父親的影子’。
“恭喜小陳生”恒生銀行董事長何善衡悄悄湊過來,目光掃過禮臺上“長江實業”的鎏金銘牌,“單是這40年收費權,就夠香港的銀行家們眼紅半生了。”他袖口的鉆石袖扣晃了晃,語氣里的羨慕藏不住。
陳文杰微微頷首,視線掠過人群中舉著“長實萬歲”標語的工人。那些人大多是長實地產的建筑工人,此刻正扯著嗓子喊得面紅耳赤。他忽然想起上周父親的話:“基建不是生意,是讓子孫后代記得你的碑。等紅磡隧道收回成本,他們家族會考慮將其捐給香港政府。”
只有陳文杰才知道,父親這句話是真實心理,為了香港,父親可謂絞盡腦汁。這個項目投資2.5億,長實集團就占80%,如此龐大的投資,讓長實集團的財務也不好受,背上了龐大的債務。
但這是為了香港的發展,父親義無反顧的支持,并且經常去隧道關注工程進展。
可惜。
這些其他人未必懂,只覺得陳氏是在賺錢,是在提高家族影響力。
“以后不用等渡輪了!”一個黝黑的漢子喊道,粗糙的手掌拍在同伴背上,“老婆在銅鑼灣上班,每天能多睡半小時!”
夕陽西斜時,隧道入口的車流仍未停歇。
陳光良站在觀景臺,看著車燈在隧道里連成流動的光河。混著隧道里隱約的鳴笛,成了最動人的背景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