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華有點詫異陳陽的反應。要知道,能夠參加這次國企改革大會的人,都是東江省赫赫有名的商界精英。
為了能夠獲得一個參會的名額,許多人不惜用盡各種手段,托關系、走人情,甚至不惜付出高昂的代價。而陳陽卻如此輕易地就直接拒絕了這個難得的機會,這實在是讓他始料未及。
“陳陽,你可想清楚了。能在國企改革大會露臉,對于你個人以及你們公司在東江省商界的地位都會有很大的提升。錯過了,可就沒有下次了。”
陳陽思考了一下,覺得也有道理,便指著宋亞軍對劉江華說道:“省長,要不讓宋廠長去參加這個大會。他經歷了老百姓肉業有限公司從破產到起死回生的全部過程。讓他去跟大家分享經驗,比我出面更有說服力。”
劉江華見陳陽寧愿把出風頭的機會送給下屬都不肯出面,有點哭笑不得。他好奇的問道:“別的企業家都恨不得每天在公眾視線里露臉,生怕大家會忘記他們的存在。你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陳陽解釋道:“省長,我個人比較擅長的是投資。企業管理,給人講故事,這些不是我的強項。宋廠長改革前就是公司的管理層成員,改革后一直負責主要管理工作。讓他出面是最合適的選擇。”
劉江華聞言,覺得也有道理。陳陽能把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和肉業有限公司都做成東江省的明星企業,除了擁有敏銳的商業嗅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敢于放權。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份魄力,比很多的國企領導要強多了。
“既然你不想出風頭,那就讓宋廠長去吧。另外,你的貿易公司也可以派個代表去。”劉江華對于沈安娜的印象比宋亞軍更好。
那個從海外歸來的女子,做事干練大膽,市場嗅覺靈敏,思維也超前,更符合現代企業家的形象。而宋亞軍做事規規矩矩,思想守舊,跟一般的國企管理干部沒什么區別。
陳陽見劉江華大方的給了他兩個參會名額,連連表示感謝。
劉江華無奈的搖了搖頭。像陳陽這種低調有實力又不求名利的企業家,他見過的還真不多。
但是,他還是得感謝陳陽。兩次參觀老百姓旗下的公司,他都有新的發現。而且都是對國企改革有幫助的成功示范。
如果自己身邊能有個像陳陽這樣的助手,那這次省里的國企改革工作肯定會輕松不少。劉江華的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陳陽,你有沒有興趣到省里的國企改革小組來工作?”
“省長,這不合適吧?”陳陽一臉為難的說道:“我對國企改革是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讓我參加改革小組,這不是讓大家看笑話嗎?我個人的面子事小,要是連累了您的名聲,那罪過就大了。”
劉江華笑道:“你不是擅長投資嗎?可以給國企改革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
陳陽還是有點猶豫,背后突然被人用力的掐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