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王安石就是用那一封《答司馬君實諫議書》徹底點燃了司馬光的脾氣。
從此,在司馬光的字典里一切和王安石有關的法令都是邪法。
無論其出發點如何,也不管其成效如何!
呂公著于是笑著道:“那么,君實我等就先從此處著手?”
司馬光卻感覺有些不對勁了。
他看向呂公著問道:“晦叔也是要來勸老夫妥協的?”
先將天子身邊的小人逐出去?
不就是變相的拖延對王安石邪法下手嗎?
他已經老了,而且得過重病。
拖下去,怕是到死那一天,都看不到王安石邪法盡罷!
呂公著搖搖頭,道:“君實誤會了!”
“老夫與王介甫,早已勢不兩立!”
“只是事情得慢慢來,一步步做……”
他當然不能告訴司馬光,其實這兩年他在揚州,在呂希哲的勸說下,試著用他的權力去監督、約束下面的官員。
禁止他們攤派、強貸青苗錢。
結果效果超乎想象!
百姓們都得到了好處,也不再畏懼。
當然了,呂公著何等精明?
他打死都不會用青苗錢的名義的——這樣,豈不是表明他和王安石低頭了?
所以他用的是常平倉錢的名義!
反正,主持揚州青苗錢的就是提點常平倉公事官。
而免役法就不要說了。
呂公著知道的清清楚楚,揚州府的官衙和上上下下的事情,都靠著寬剩錢在維持。
尤其是修葺道路、水利這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事情。
一旦沒有了寬剩錢雇傭民夫,那么就只能學漢唐,讓百姓來服徭役。
而現在的大宋,誰還敢大量征發徭役啊?
鬧出事端來,就是禍事!
如今新法那些還沒有被廢的法令里,呂公著也就是對保甲法和保馬法意見大的很,認為是亂彈琴,胡鬧!
必須徹底的完全廢除!
因為實在是害民!
尤其是保甲法,在江南保甲,確定不是在把保甲戶送給官府的衙役魚肉嗎?
司馬光看著呂公著,沉默半響,道:“老夫何嘗不知,應當慢慢來……”
“可都堂上,卻連一道求直言的詔書,也不肯明發天下……”
“反而推諉扯皮,拖延至今……”
呂公著點點頭,這些事情他都聽說了。
文寬夫的信上也暗示過——宮里面不同意!
于是,他看向司馬光,道:“君實不必著急,老夫后日入宮,見了兩宮再來商議此事!”
他自然也是要說一說這個事情的。
但不能和司馬光一樣,上去就扯什么外戚。
那不是給兩宮上眼藥嗎?
宮里面的人的脾氣,呂公著是了解的。
不碰外戚還好,一碰外戚,一點就著!
王安石變法,在市易法前,宮里面也只是頗有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