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遼國內部矛盾不夠大。
同時,也算是個羈絆吧。
將來,耶律延禧要是真的不成器,作為皇兄,趙煦還能怎么辦?
只能是按照宋遼兄弟之邦的盟約,讓他到汴京城接受幾年趙煦的親自教導。
不然?
難道還能看著兄弟之國的君主擺爛不成?
那不能啊!
……
嵬名謨鐸,看著南蠻皇帝和北使之間的親密互動。
也聽著南蠻皇帝提起北朝圣宗、興宗和南蠻仁宗的交往舊事。
他的心沉入谷底。
因為他知道,遼宋關系最好的時候,就是南蠻仁宗在位的時候。
遼圣宗、遼興宗都很喜歡那個雖然文弱,但脾氣好得很的南朝君主,特別是遼興宗,和南蠻仁宗有著非常好的私人友誼。
所以……
南蠻皇帝是故意這樣的嗎?
肯定是的,也肯定是有人教他如此!
目的是什么?
加緊訂立盟約啊!
宋遼盟約將成,大白高國危在旦夕!
緊迫感,讓嵬名謨鐸光禿禿的頭頂,開始流汗。
但他偏偏無能為力,甚至無法阻止。
只能將這個事情立刻回報國中。
希望太后、國相、兀卒能有辦法!
……
興慶府。
經過了整整一天的商議后,終于,臥病的梁太后,一錘定音,做出了決定!
派人通知嵬名謨鐸,答應南蠻太皇太后的條件!
即使換約也無所謂!
同時,立刻派人去遼國上京,朝覲遼國天子,為太子乾順求娶一位大遼公主。
先穩住宋遼雙方,再將他們的底細打探清楚再說。
反正,大白高國也不是靠信義立國的!
何況,南蠻的和約雖然沒有割地賜幣的內容,但也允許開放榷市、允許大白高國恢復在汴京的商會,還允許大白高國售賣青鹽。
這可都是能賺大錢的。
那就先賺了再說!
同時,為了表示誠意,梁太后毫不猶豫的賣了前些天來興慶府輸誠的青唐吐蕃大將青宜結鬼章。
更將董氈已死,但死訊被阿里骨隱瞞的事情,一起當成了投名狀,一起寫進了信中,讓嵬名謨鐸拿去賣了。
總之,就是一個原則,不惜代價,緩和南蠻、北朝。
主打就是一個假意悔過,日后再犯!
這也是黨項人,在唐末以來的危險環境之中,磨礪出來的生存本能了。
沒有這點技術,小小的黨項,早就在唐末五代的亂世洪流中被碾成渣滓了。
嗯,今天雖然才三章,但有11000字啊!
ps:下個月7號大封推,我得存點稿子,爆發用。
看看能存多少吧!
嗯,上個月的月票加更,總算完成了!
這個月,我剛剛看了一下,貌似16000票了!
下個月不搞月票加更了,先把這個月的債還了再說,不然子子孫孫無窮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