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章惇求對
吃了早膳,趙煦便在御龍直的保護下,從福寧殿和保慈宮之間的回廊,迎著綿綿冬雨,到了保慈宮中。
此時,兩宮正在批閱奏折,見趙煦來了,便都笑起來。
“六哥今日早上又睡懶覺了?”向太后笑著問。
“官家年紀小,多睡睡也正常!”太皇太后笑瞇瞇的說著。
趙煦請了安,就坐到兩宮中間,答道:“冬日太冷,兒就貪睡了一會。”
這個時候,文家的那個小姑娘,端來了溫著的冬飲子。
這個小姑娘做事還是很仔細的,入宮后,兩宮和趙煦的飲子便都是她在帶人準備。
不得不說,文家真的深諳養生。
四季不同飲子,根據不同季節調整。
譬如冬天的熱飲,一般就都是紫蘇飲、麥冬飲。
唔……
于是,青苗法也就在執行過程中完全變形。
“可我卻聽說,司馬公在汴京城中連個住的地方也沒有……”
怎好為國家宰執?
也就是先帝有旨意,她才不得不捏著鼻子將之召回,準備任命為宰執。
雖然宰執賜第很常見。
畢竟,一個只能靠著殺人立威的大臣。
司馬光看著窗外的綿綿冬雨。
大多數錢,其實塞進了胥吏腰包。
那個拗相公,一廂情愿的覺得天下官員素質都和他一樣,也都能像他一般,輕易壓服地方胥吏。
可以想象,那些人的貪婪。
可他還是沒有猜到,官家對司馬光到底是個什么態度?
然而,元豐之后,地方州郡的青苗貸,除了少數幾個軍州,真的在按照王安石的法令執行。
這硝土、硝石就是火器必不可少的東西。
排面自然不錯,而且,歷來很受士大夫們喜歡。
這是個很會察言觀色的!
趙煦笑了笑,便看了一下今日煮的飲子,卻是麥冬飲,里面還放了黨參等物。
高家的命婦,一直在她面前,拐彎抹角的說著司馬光的壞話。
人家不僅僅九出十三歸,還強行攤派!
冬天來了,汴京城物價最貴的季節也隨之而來。
只要有官家支持,他就可以和都堂上的小人們做斗爭。
可以發揮它真正救濟百姓,鼓勵農桑的特點。
但真正清楚實情的人卻都知道,青苗法的好與壞完全取決于官員的好與壞。
司馬光嘆息一聲,關上窗戶。
尤其是司馬光去了陳州后,高家人就將在陳州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和她講了。
“太母,司馬公乃是皇考親近的大臣,也是天下有名的名臣。”
刑恕現在可威風的很!
以中書舍人,三為館伴使——他不僅僅和遼人談笑風生,也和西使有來有回。
乃是在汴京內城東北的封丘門一側,毗鄰惠和坊、打瓦寺。
所以,現在若非必要,哪怕在都堂上,他們三人也會避嫌,不會和過去一樣,隨意走動了。
但司馬光卻聽到,架著太平車的商販高聲道:“汝嫌貴,灑家還嫌貴呢!”
……
他命人將門關起來,然后坐到公案前,烤起火來。
章惇回到自己的令廳。
如今,韓絳和章惇,倒是成了這都堂上的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