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也得去別人家里攪一攪
章惇將表章寫完,便命官吏送去給其他宰執看。
這是必須的流程,也是如今都堂的潛規則——宰執主動求對,必須得到所有其他宰執同意。
否則……
人家就會懷疑你是告黑狀了。
這是有先例的:真廟駕崩后,章獻明肅垂簾聽政,宰相丁謂權傾朝野,章獻明肅欲除之而后快,卻苦于找不到支持的宰執。
這個時候,次相王曾看到了機會,就找了個借口,請求留對。
丁謂沒有防備,王曾抓住這個機會,告了丁謂黑狀。
然后……
權傾朝野的丁謂就這樣倒臺了。
石得一楞了一下,然后迅速點頭:“臣明白了!”
<divclass="contentadv">現在他和趙煦說話,幾乎都是公開進行。
很簡單吧?
他甚至得趕快讓自己忘掉剛剛所見的一切。
就是那個和李遵立一起擁立唃廝啰,想學司馬懿結果玩脫了,被唃廝啰利用贊普身份反殺的那個青唐吐蕃的豪強。
石得一還要再說些什么,馮景就帶著通見司的人來了。
而是代表宰執們,向天子陳述國事。
原因找到了。
當初宋軍西征,擒獲木征兄弟,溫家就沒少幫忙提供情報甚至帶路。
“沿邊各路,自七月之后,一直有著斷斷續續的報告……”
無論是石得一還是馮景,都在這個剎那楞了一下。
溫溪心和唃廝啰有殺父之仇,自然矢志于報仇。
……
趙煦在聽石得一提起溫溪心,然后回憶起這個人和他的下場后。
算是青唐六部里的反唃廝啰代表。
趙宋官家的血脈天賦就已經發動——異論相攪,怎么可以只在自家朝堂上攪?
石得一看了一眼馮景的謹慎模樣,知道這個人和李舜舉一樣,都是那種膽小的人。
所以一共有七位大首領,六部首領各自一個,唃廝啰的子孫一個。
很少讓探事司去監視大臣,只是搜集些公開的情報,同時統計一下汴京各處物價,接著有選擇的將其中一部分刊登到汴京新報上。
“嗯?”趙煦問道:“都報告了些什么?”
“派人去熙河路,告訴兩位國親,溫溪心下次再來,替我問一句,有沒有興趣來汴京朝拜漢家阿舅!?”
趙煦也止住笑聲,恢復嚴肅的神色,想了想,他就又笑起來:“還不快去!”
不過,無所謂!
說不定,還可以利用這個事情,進一步增加自己的神秘屬性。
青唐吐蕃就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場所。
讓所有人都能共享這些信息。
現在趙煦只是拿回他自己的東西而已。
趙煦笑了起來:“善!”
讓皇帝隨時都可以罷免宰執!
畢竟,石得一本就是先帝的大臣,探事司本來就是皇帝的耳目。
馮景低下頭去,根本不敢說話。
也就不再和他說話,而是轉頭就去都堂了。
就連兩宮也都知道此事。
馮景和石得一都忍著好奇心,乖乖的退下去。
既便民,同時也方便引導朝野輿論,同時給將來親政打好基礎。
而都堂宰執其實也都明白了,石得一和他的探事司,就是趙煦的耳目。
此人的行事風格素來就是——誰幫我報仇,我就給誰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