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權在手,就把蘇頌調!
<divclass="contentadv">……
蘇頌此時在其家中,正和他新結交的朋友說著話。
此人名叫韓公廉,只是吏部的一個守當官,官職低微,本和蘇頌是扯不上任何關系的。
但是,蘇頌在偶然間發現了,這個官員精通數學、天文還擅長各種儀器。
頓時就心生結交之心——對蘇頌來說,這樣的知己太難找了!
整個朝堂中能和他一樣,喜歡這些東西大臣就更少了。
于是,蘇頌迅速和韓公廉成為了好友,幾個月下來已經無話不談。
兩人只要有空,就會在一起研究數學、天文,擺弄各種各樣的小東西。
甚至自己動手,做一些精巧的器物。
對其他士大夫而言,這或許是玩物喪志,不務正業,可對蘇頌而言,這就是他的道。
最近兩個月,蘇頌和韓公廉,就一直談論著天文監的各種混運儀和漏刻的問題。
首先是不夠精確!其次是當代天文觀測,經常出錯。
所以,兩人在討論中,都覺得應該在當代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以及擅長數學天文的大臣,共同制造出一臺可以代表大宋最高水平的儀器來取代過去的那些東西。
現在,兩人也是在談論這個話題。
“可惜,吾如今人微言輕……”蘇頌嘆道:“難以在御前直言此事……”
先帝駕崩后,蘇頌就失去了最支持他的人。
新君雖然聰俊,可是他連面也只過十幾次,還都是在朝堂上遠遠的見著。
說過的話,加起來最多十句,其中大半都是:“免禮、賜座、賜茶……”
兩宮那邊,他就更沒有進言的渠道了。
加上近來朝堂上,有好幾個越職言事,然后被狠狠修理的例子。
蘇頌膽子有些小,于是,只能將這些事情埋在心中。
最多是都堂議事的時候,和宰執們說一說他的想法,希望得到支持。
奈何韓絳只關心調整各種法令,呂公著為執政的時候,則忙著引薦各種人才入朝。
這兩人都不關心天文、漏刻。
章惇、張璪等人,雖然對他的說法,頗有興致,但也表示此事必須有宮中支持才能做。
因為,只有天子或者兩宮,才能調動他所需要的人力物力。
特別是那些能工巧匠。
這事情于是就這樣尬住了。
韓公廉當然明白,于是嘆道:“下官聽說,當今官家聰俊無比,若公能有機會御前對奏……說不定此事能成!”
“難吶!”蘇頌嘆道:“如今天子雖然已經休經筵,可想要入奏,依舊艱難無比!”
雖然冬至之后,天子就已經休經筵。
可是,排著隊等著他傳召的官員,依然數之不盡。
哪怕是都堂上的宰執,據說如今也不是人人都被天子傳召過。
想要得到一個御前入奏的機會,對蘇頌來說,難如登天。
只能看明年,能不能得到右相呂公著的幫助,讓天子下詔傳召他——蘇頌的妹妹,嫁給了呂公著的堂弟呂昌緒,他和呂公著算是親戚。
蘇頌話音剛落,門外,他的兒子蘇嘉就來報告:“大人,剛剛吏部來報,天子遣使,正在來府的路上……”
蘇頌聽著,楞了好一會。
然后,他看向韓公廉。
韓公廉立刻起身道賀:“恭喜蘇公,賀喜蘇公,或許正是官家傳召蘇公的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