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郭忠孝也不知道嗎?
“那官家是怎么說的?”他問道。
郭忠孝也不隱瞞,將今日御前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
種建中、種師中兄弟,自然連忙感謝郭忠孝,作揖而拜:“多謝立之御前美言……”
這可是大恩!
御前這幾句話,對種家來說,甚至可能比打了一場大勝仗的效果還好。
作為武臣之后,種建中兄弟當然清楚。
一個武臣的名字,天子知道和不知道,那是兩種待遇。
郭忠孝搖搖頭:“某哪有這么大面子?”
雖然服侍當今那位,也就一個月不到。
但郭忠孝也差不多從日常行為中,察覺到了一點東西了。
那位陛下,雖然年紀小,卻是天生的君主。
接人待物,成熟的可怕!
更可怕的是,在用人方面——迄今為止,他還沒有用錯過人!
京東路的熊本,沉寂數載,被新舊兩黨打壓、排擠。
他一啟用為京東路轉運使,不過數月,就已政績斐然,那些從京東路來京城的官員、商賈,都說:熊伯通,循吏也!
這可是難得的評價!
沈括,就更不要說了。
一個膽水煉銅法,就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
沙盤、活字,也讓人為之驚嘆。
雖然,沈括乃是先帝留下的人才。
可能用、肯用,并且給與信任,這就不一般了。
此外,無論新黨大臣,還是舊黨大臣,被接見過的,沒有不稱贊他的。
同時,他還能讓新黨、舊黨大臣們,在都堂上維持著表面的和氣。
這就更是讓中外驚訝的事情。
這可是先帝,花費了無數功夫,也沒有辦到的事情。
更不要說,他還已立了下威。
貶李定,殺張之諫,以及那個莫名其妙的從大內消失的入內內侍省都都知張茂則。
這三個人,一文,一武,一內臣。
尤其是張茂則,歷經四朝不倒,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消失。
宮里的人甚至都不敢提那個名字。
足見這里面的水有多深!
所以,郭忠孝看著種建中,道:“不瞞彝叔……”
他壓低聲音,冒險提醒著這個世交的好友:“此番選用彝叔昆仲……恐怕是圣心權衡的結果……”
“種四叔等,怕是要啟用了!”
“甚至可能是大用!”
這是郭忠孝自己猜測的結果。
也符合郭家家傳的‘官家揣摩術’。
趙官家們歷代都是這樣的。
欲用某人前,先推恩其子侄。
現在,種誼、種樸在熙河路,高公繪、向宗回也在。
西賊今年正旦沒有遣使來朝。
都堂宰執們,都在紛紛要求加強沿邊、熙河的防御。
在這個時候,官家拉攏種家人,推恩種建中兄弟,以此激勵種誼、種樸給老趙家賣命。
這是很正常的選項。
不正常的,只是那位官家而已。
種建中聽著,卻不太相信。
因為他是種家人,所以他知道,先帝在位的最后那兩年,種家受到的猜忌和打壓。
更何況,熙河路將星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