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日益思念起桑家瓦子。
常常做夢,夢到他在瓦子里,和李師師一起談天說地,甚至夢到他騎著馬,擁著李師師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奔馳。
每每醒來,他總是抓著被褥,仿佛李師師方才就在他的身邊一樣。
于是,當第三天,還是沒有看到刑恕的身影的時候。
耶律琚就再也坐不住了。
他顧不得體統,約見了都亭驛的官員,請他去請刑恕到都亭驛來,打著的旗號當然是——有要事相商。
……
開封府府衙。
趙煦端坐在府衙議事廳上。
看著那一個個被蔡京,帶到他面前來的‘義商’。
一共是六個人。
是的,過去的五天,再沒有新增任何一個義商。
整個汴京城的商賈們,似乎都忘記了,他們還欠官家一大筆錢沒有還。
偶有人還錢,也只是還了一點。
不過,趙煦不急。
“小民等,誠惶誠恐,拜謁天顏,恭祝官家圣躬萬福!”
來到他面前的六位義商,匍匐著頓首而拜。
沒有一個人,敢抬頭看一眼,端坐在坐褥上的趙煦。
“諸位義商免禮!”趙煦微笑著說道。
眾人起身,但依舊低著頭。
“義商賜何在?”趙煦問道。
孫賜當即出列,拜道:“小民賜在!”
趙煦仔細打量了一番這個汴京城的傳奇人物。
他看上去四十多歲,并不算高大,估計也就五尺二寸上下,但看著很健壯,皮膚呈健康的小麥色,胡子被修剪過,打理的很仔細,看外表就給人一種可靠、忠厚的感覺。
“汝能知大義,明忠貞,朕心甚慰!”趙煦說道。
“小民本是頑石草木之屬,若非陛下仁圣寬厚,加恩澤于小民,小民何知大義?”孫賜將頭緊緊的貼著地面,心臟撲通撲通的跳著。
他知道的,這是他命運的轉折點。
能不能成功的和天家攀上關系,就看這一遭了。
于是,便只聽到,那位少年官家爽朗一笑,顯然是龍顏大悅了。
然而,卻并沒有下文。
少年官家,只是開心的笑了一聲,然后就開始傳召其他人上前。
也都只是勉勵一聲,就不再多語。
這讓孫賜內心一黯,心中空落落的。
期待了這么久,毅然決然的將幾乎所有都押了上來,就只得到了一句‘朕心甚慰’?
這讓孫賜心神恍惚起來。
走出議事廳的大門時,他甚至差點撞到了墻上。
但,就在他將要被人帶著出門的時候,身后傳來了聲音:“諸位義商留步!”
一個穿著紫衣,配著寶劍的大貂鐺,悄然出現在他們身后。
“諸位義商,請隨某到后廳一會!”
孫賜看向對方。
就聽著后者道:“某家宋用臣!”
“蒙天子不棄,用為入內內侍省副都知,兼差提舉在京諸司、諸場務公事!”
于是,孫賜內心狂喜不已。
因為,這就是掌握著整個汴京城酒樓興衰的大人物。
官曲院,就是在京諸場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