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測試
彭汝礪的駁回文字,立刻就被送到了慶壽宮中。
太皇太后看著,也是嘆了口氣。
“給事中不許,如之奈何?”她問著向太后。
向太后看著彭汝礪的文字,也是嘆息一聲:“娘娘,給事中有批駁之權,此乃祖宗制度。”
太皇太后自然知道這個。
而且她還知道,這個事情,不擺平彭汝礪,是不可能得到通過的。
原因很簡單——換了彭汝礪也沒用。
人家說不定就等著兩宮罷免他的給事中呢!
罷官,對所有文臣來說,都是災難。
唯獨在這個事情上,每一個宰執之外的文臣,都會強烈的表現出他們的剛直。
那該如何是好?
而那些事情,也不太需要能力、見識、手腕。
向太后頓生內疚,感覺自己似乎傷害了一位正直、清正的大臣。
都將使得他們的名聲傳遍天下。
但他們也不敢公開反對,只能暗戳戳的在背地里使壞。
也太給那張吉臉了吧?
所以,向太后是不想也不愿,她的兒子,再為了這個事情拉下臉去和文臣說情了。
但,第一時間入宮的,那就肯定是心里面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對他這個皇帝不太敬重的。
再說,以大宋制度,出過皇后的外戚家,和其他家是有壁的。
將來,高家若也因為一個不肖子孫,就連累全家。
就是因為動了他們的蛋糕。
這也正是她憂慮的地方。
此事,至今都是天下人稱贊的正直之舉。
趙煦想了想,敲了敲案幾,對石得一吩咐道:“都知去查一下,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家的命婦入宮和兩宮求情?”
只要不觸碰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他們就會選擇歌舞升平,輕易不會更不敢和皇帝唱對臺戲。
太皇太后卻道:“如此先例一開,日后卻不知如何收場。”
趙煦則靠在坐褥上,托著腮幫子,想起了其他的事情。
甚至,被彭汝礪這么一鬧,中書省那邊肯定也不肯再草制詔書了。
趙煦點點頭。
所有參與者,從此就被鍍上了一層金身。
有錢、有人,還有遍布汴京的眼線。
需要的只有忠誠。
既然不能罷官,也不能換人。
她看向向太后,道:“太后,可以請官家去和給事中們說一下嗎?”
他還想著遼人,不大清楚,遼國人買回去的商品運到了哪里?
他再不機靈點,主動靠攏,表示恭順。
她已經知道,這詔書能走出中書省,是官家親自召見了中書舍人刑恕的結果。
有了這些人,以后,用人、使人,就有了方向。
想著這些,她就搖了搖頭:“恐怕不行。”
向太后說道:“娘娘,六哥仁圣寬厚,不是張吉這樣的,不會如此重責的。”
刑恕先是長拜不起,表示不敢草詔。
就在慶壽宮的兩宮為了如何處置這個事情而苦惱的時候。
向太后楞了一下,她忍不住回想起六哥上午召見中書舍人刑恕,命其草制詔書時的場景。
今天,一個張吉,就能連累全家一起丟光祖宗的一切恩典,打回原形,甚至是直接跌落到底層之中的底層去。
趙煦正在福寧殿的內寢,聽著石得一報告的輿情。
“諾!”石得一領命而去。
“然后將名單告知朕就是了。”
“這事情鬧得!”太皇太后搖搖頭,問道:“不走中書門下,直接走刑部和大理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