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交子開始流通
元祐元年閏二月乙卯(二十八)。
興國坊,張府之中,身穿著紫色公服的內臣,抑揚頓挫的念著,從宮中降出的責罰詔書。
“敕:具官張吉,目無法度,不孝無義,非我國家之臣也,本當加以雷霆之罰,用誅逆臣之法,念爾祖之懋功……”
張家人聽著詔書的內容,一個個瑟瑟發抖。
等到他們聽到最終的處罰——可,編管廉州居住,褫奪一切恩賞。
所有張家人都開始抽泣。
但他們卻不得不磕頭謝恩:“謝陛下隆恩。”
至少,他們這些人沒有被張吉牽連。
至少他們自己的財產是保住了。
而且,張吉的從弟張彥,還被特旨準許,承襲徐國公張耆香火,繼承祖宗恩蔭。
雖然,已經只剩下一個勛衛郎中的頭銜了。
但這也天恩浩蕩。
因為他們在今天之前,就已經被很多人暗示過了。
假如,天子真的追毀了張吉出身以來文字,還被刺配沙門島的話。
那么,張家人應該‘勇敢的承擔起責任來’,‘不要辱沒了徐國公的身后名’。
意思是什么?
已經不用再說了。
甚至還有人暗示他們‘為子孫之計,宜當果決而斷’不要‘遺羞子孫,令父母蒙羞’。
這就是連他們也不肯放過,最好走的體面一點,別給勛貴集團潑污水。
不然的話,就不是為‘子孫計’。
你都不在乎子孫了,那別人肯定更加不在乎。
如今,總算是過關了。
雖然,失去了很多。
眼前的這個仁廟賞賜的祖宅,更是被皇室完全收回。
其他歷代所賜的金銀器物、財帛,也要被追回。
但到底是保住了命,也保住了那些屬于他們的財產。
張家人磕頭再拜謝恩后,就微微顫顫的站起來。
然后,扶老攜幼,帶著家人妻妾,哭哭啼啼,一步三回頭的出了這個府邸。
朝廷派來的官員和兵丁,已經將整個張府都封鎖了起來。
拿著賬薄的官員們,魚貫而入。
他們要清點張府的財產,充歸皇室。
來自店宅務的官員們,則拿著尺子,帶著工匠入場,開始打量起這個豪宅。
盈檻八百的張府,至少可以改造成數百個大小不一的官房,滿足在京的數百名大小文武官吏之需。
而且,這個宅子靠近皇城,和三省都堂距離也不算太遠。
是最理想的租房之地。
宮里面的妃嬪們都很開心。
哪怕這些房子,只按市價的三成收租,也等于是她們每個月憑空多了一筆脂粉錢。
除了張家,其他幾個倒霉蛋,也是一樣的下場。
但他們比張家好一些。
因為張吉,都已經從追毀出身以來文字、刺配沙門島,降到了編管。
其他人,自然也要降罪一等,不然就是賞罰不明。
所以,大部分人的處罰,最后都是勒停、沖替。
但是,歷代所賜給的賞賜。
包括宅邸、屋舍、金銀,統統都要追回。
一時間,汴京城里哭爹喊娘,然而,他們也只能哭爹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