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迎擊敵軍的戰象!
“哦!”章惇看向燕辰:“公事有對戰象的妙策?”
燕辰笑起來:“官家神圣,早授機宜于末將!”
“賊象兵不來則已,來則必敗!”
對此燕辰有著足夠的信心。
因為他帶來的一百余御龍直,或許沖鋒陷陣,近身肉搏,遠不如御龍第一將的精兵悍將。
但,御龍直有一個特點,是其他所有大宋軍隊,甚至整個天下的所有軍隊都望塵莫及的——身高、臂展!
御龍直的士兵,父子相替,子孫相襲。
為了確保子子孫孫都能吃上趙官家的飯。
所以,御龍諸班直,從太祖那一代人開始,他們娶妻的標準就和所有人都不同。
以身材健碩、體格高大者為妻。
這樣一代代優生優育下來的結果是——御龍諸班直在身高、臂展方面,冠絕天下。
大宋禁軍上四軍的士卒,身高五尺六寸(約合175cm)就算精兵,可以吃每個月三貫的月俸。
但御龍諸班直,身高六尺(約190cm)是普遍現象。
六尺以上比比皆是。
燕辰帶來的這百余御龍直,更是官家從御龍諸直中精挑細選出來的魁梧巨人!
他們身高,普遍在六尺一寸以上。
臂展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六尺有余!
因為是御龍直,所以待遇、伙食是最好的,體能自也不必說。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投擲出遠比正常人遠的多的鐵罐、陶罐。
早在汴京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金明池內訓練著投擲三斤或者五斤左右的實心鐵罐。
要求做到擲十五步以上,依然可以準確命中目標。
這一點,同樣難不倒御龍諸班直——因為他們吃這碗飯的要求之一,就是射術精湛。
先帝在時,就經常會校閱御龍諸班直的射術。
有時候還會召集大臣,一起觀摩。
在靶場上,御龍諸班直表現出色,經常能做到十中八九,博得滿堂喝彩。
所以,只要交趾人的戰象敢出現。
御龍直,就會用他們手中投擲出去的鐵罐,將那些戰象全部炸死!
而這,確實是最適合御龍諸直做的事情。
不必親自上陣,與敵人白刃搏殺。
更不必和敵人在爛泥地里摔跤。
他們只需要戴好鳳翅盔,穿上山文甲,列隊于陣中。
待敵人靠近,將手中的鐵罐奮力擲出。
剩下的事情,就是其他人的事情了。
高貴的御龍直,不需要參與。
他們也不合適參與。
戰象這樣體型龐大,目標明確的敵人,就更是御龍直門的最愛了。
章惇和狄詠,看著燕援淡然的神色。
兩人對視一眼。
狄詠想起了,北件城城下的那一聲宛如雷霆的巨響,連大地都因此震動的奇觀。
章惇則是想起了他不止一次見過御龍直們訓練時投擲陶罐、鐵罐的場景。
兩人都是若有所思。
章惇更是在心中喃喃自語:“難不成,燕辰手中,真有對付賊人戰象的利器?”
“若是如此,此戰就又輕松了許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