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自由競爭!
這是趙煦早就想做的事情了,也是他認為,目前來說,在大宋王朝這艘破船上,能打的補丁之一。
韓絳和呂公著聽著,互相看了看彼此,然后咽了咽口水。
他們感覺自己的心臟,似乎在撲通撲通的跳動。
作為積年老吏,他們久在地方。
尤其是韓琦,自從熙寧八年罷相后,他就一直在北方州郡來來回回為官。
同時,他還真是免役法的首倡者——嘉佑年間,韓絳就已經在鼓吹雇人服役,來取代舊有的差役法了。
熙寧變法,韓絳是王安石最重要的支持者。
甚至,就連攻略橫山,也是韓絳主動請纓,代替王安石前去的——此事,本該是王安石掛帥,可這樣一來,王安石就會離開中樞,失去對變法的主導權,韓絳這才果斷接過了差遣。
所以,無論是過去的差役法還是現在的免役法,韓絳對其優劣利弊,都有足夠的了解和認知。
他可太清楚,大宋體制下,差役法和免役法的玩法有什么不同了。
為何差役法下,大宋天下州郡的富戶,會淪為小吏手中宰割的魚肉?
這是因為差役法下,決定誰服役的權力,在下面的小吏手中。
地方上真正的主官,不會,也沒有這么多精力來處理這些瑣事。
而地方上的富戶,在地方上再有錢,再有名望,只要離開本土本鄉,就一文不值了。
各地的豺狼虎豹都會圍獵過來,將之分食殆盡。
可免役法下,游戲規則變了。
官府開始出錢雇人做事。
權力從小吏手中,到了地方主官手里。
這就變成了一個賺錢的買賣了。
既然是賺錢的買賣,那么官員就會任用自己人了。
通常是身邊的親戚、故舊、下人。
讓這些人出去組織、協調本地富戶,大家聯手將官府的錢吃下去。
而這些人本身又有著官面身份,還對大宋體制、系統非常熟悉。
他們辦事,自然效率大增,也基本不會再有延誤、虧損了。
就算有,他們也有一萬種擺平。
而天子提出的這個辦法,卻是更進一步。
他打算跳過地方官,用地方廂軍和地方富戶,用斗紐、帶泄之法合營?甚至還愿意出封樁庫的錢補貼地方財政?!
韓絳深深吸了一口氣,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冷靜的想了想,持芴拜道:“陛下之法,雖是甚妙,但老臣愚以為,其中或有隱患。”
“相公請說。”趙煦溫柔的問著。
“這地方廂軍與富戶,若是勾連在一起……”韓絳拜道:“長此以往,難免尾大不掉。”
趙煦頷首道:“相公所慮,確有道理。”
“不過朕之意卻是,這廂軍與富戶之間,以斗紐、帶泄之法合營時,卻需言明,朝廷只會繼續供給廂軍一年之費,一年之后,廂軍兵額就地裁撤,轉為民戶,與彼富戶簽契書,約為工人!”
韓絳和呂公著一聽這個,立刻就不困了。
因為,大宋歷代以來,最難做的事情就是裁軍。
在王安石之前,裁軍任務做的最好的正是當朝太師文彥博——文彥博為相時,曾裁撤天下兵額八萬。
而大宋天下的廂軍是個什么樣子?
其實宰執們心里面都清清楚楚。
廂軍根本就不是一支軍隊,大宋也從來沒有將廂軍視作軍隊。
純粹是一些拿錢養著的青壯,只要他們不鬧事就可以了。
而且,在大宋,但凡有辦法的人,都不會去當廂軍。
因為廂軍的待遇之差,是出了名的。
此事若是能做成。
韓絳還無所謂,呂公著的心臟就已經撲通撲通的跳起來了。
此事只要做成,便是足可名留青史的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