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性格特點極為明顯的人。
大理、真臘、占城等國震怖,遣使來朝。
趙煦睜著自己拿雙黑白分明的真誠雙眼,說道:“回稟母后,父皇在時,曾和兒臣說過,交趾當年屠邕州,乃生平之憾!“
本路兵馬在得知鄰路遇敵時,既可不經朝廷旨意,而由本路經略使臨機決斷,出兵救援。
不能夠啊!
王師摧枯拉朽,不過一月,大軍直取富良江,令交趾震怖、俯首。
這樣想著,趙煦就微笑著看向兩宮,道:“太母、母后,劉昌祚既已回京述職,鄜延路經略使出缺,不如就命這位范大臣為鄜延路經略使,命其在鄜延路,試點其所議論之策。”
“范純粹也在實踐中,隱隱約約,察覺到了!”
老實說剛剛知曉的時候,趙煦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趙煦曾私底下感慨:“真不愧是章子厚啊!”
只當此事不存在,沒有發生。
大宋威名,遠播四方。
對趙煦和向太后之間的親密母子之情,有些時候,真是讓她感懷不已。
對這位太皇太后而言,再沒有比好好的過一個舒坦的生日更重要的事情了。
“既是儒臣,又怎會對儒臣下此毒手?”趙煦說道:“太母、母后,不妨等等看,等章相公的奏疏入京,便可知其中詳情!”
參考這兩位臨朝聽政的女主壽元。
別懷疑,這是兩宮和朝臣們做得出來的事情。
這是早年間,連蘇軾都佩服過的。
自古以來,同仇敵愾,總是凝聚人心的最好手段。
慈圣光獻壽六十有一,章獻明肅壽不及六十。
“據奏,章相公曾給指揮以上將佐以及土官們下過軍令,言江北之地士大夫,皆可殺!”
“姑后圣節在即,豈可因區區小事,而使姑后圣節有瑕?”
同時,他還建議,簡化各路兵馬戰守救援的流程。
那么,他的那句口頭禪就會脫口而出:“翌日安能奉陪吃劍?”
兩宮聽著,點了點頭。
她還能活幾年?
若他和蘇軾一樣,顛沛流離,搞不好,章惇也會留下無數名揚天下的詩篇、文章。
趙煦一看就知道了,她其實也不想讓事情搞大。
一個到了七十歲,心態還和年輕的時候一樣,沒有絲毫改變的人。
而是,從慶歷年間以來,無數名臣大將,在戰爭中的失敗與教訓,成功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而出。
趙煦聽著,托著腮幫子想了想,便起身對太皇太后謝罪道:“孫臣卻是要向太母、母后請罪了。”
大局是什么?
太皇太后想好好的過一個愉快的坤成節,想讓天下臣民,四方之國,都知道大宋在太皇太后的英明主政下,國勢大漲!
在這個時候,誰給太皇太后的圣節添堵,誰就是不顧大局!
好像沒有吧。
章惇的文章詩詞水平,是有目共睹的。
“于是,江北諸州,血流成河,竟使衣冠遭戮,死者充盈,不計其數!”
所以,在章惇南下的時候,趙煦特意交代了。
“不敢瞞太母,當初章相公南下,陛辭之時,孫臣曾與之交代過一句話……”
這些人更不曾給過她半分好處。
如今,交趾已遣使求和。
做戲做全套。
也就是他一直在仕途上高歌猛進,沒有專注文章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