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嗯了一聲,眼中卻閃過一絲異色。
先帝在位時,有過這樣的事情嗎?
老身真是大宋第一太母!
但這一點也不妨礙趙煦會給章惇打掩護。
他連細節都很清楚。
她也想有一個這樣的皇帝兒子。
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好好慶賀一番,也可以讓她在天下臣民面面出出風頭。
這讓她一直耿耿于懷。
但被人以訛傳訛,甚至故意夸大了事實。
向太后當即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頷首微笑:“官家之議甚好。”
奏疏的抬頭,有著寫奏疏的大臣差遣、頭銜及名字:龍圖閣直學士、陜西轉運使臣純粹。
“父皇還曾說過,若能得李賊,必在邕州刑戮,以謝當年殉國之臣民!”
毋庸置疑,這位就是范仲淹的小兒子,那位蘇大胡子最親密的友人范純粹了。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他感慨一聲。
說完朝政,太皇太后就看向趙煦,道:“官家可聽說了,近來御史們在彈劾的事情?”
李常杰若是沒有在邕州被凌遲,械送汴京的話,他甚至可能善終!
最起碼,也能有一個體面的下場。
范純粹的奏疏,是一篇對過去數十年,宋夏戰爭進行分析、總結的奏疏。
可惜,先帝并不親她,反而更親沒有血緣關系的慈圣光獻。
所以,章楶后來的彈性防御戰略,不是他一人之智。
他輕笑著,伸手抓著兩宮的手,道:“太母、母后,章相公是儒臣吧?”
向太后也贊同道:“確該如此!”
趙煦接過來,放在手中看了看,便道:“是范學士的弟弟寫的奏疏啊!”
趙煦當然早就知道了這些事情。
一直站在太皇太后身后的梁從政,見到這個情況,他心領神會,悄悄的趨步先后退去。
章惇可能沒有殺多少人。
總不能為了幾個死人,去追究一位率兵打了大勝仗的宰執吧?
便道:“廣西地方,有些奏疏入京,說是廣西經略使章惇,生擒交趾偽太尉李常杰后,并未奏請朝廷,便決定在邕州將之凌遲……”
“六哥怎會有這個想法?”向太后奇了。
如今,卻在兒媳和孫子身上,看到了她當年求而不得的東西。
向太后看著趙煦的樣子,嘴角的笑容,止不住的蔓延,太皇太后在旁邊,更是露出了姨母笑。
趙煦低著頭,認真的看了一遍,眼睛漸漸的亮了起來。
同時,大理國、真臘、占城等國,也都被此戰震懾,紛紛遣使來朝。
只要他認為該殺的人,他絕不會手軟。
哪怕到了慶壽宮,他也是捧著書在看,仔細的記著筆記。
可誰若踩到了他的痛點,或者碰到了他的底線。
“?”
兩宮、官家,都不想追究,也不愿追究了。
誰再揪著不放,那就是不聽招呼,非要給宮里面添堵。
對這種人,就只能讓他們去地方上好好反省反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