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王棣將來議親困難,也害怕外孫、外孫女們被連累。
只是……
為了孫子、外孫女,就犧牲女兒?
他王安石做不到!
以前,他是沒有辦法。
現在有辦法了,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他都要將女兒從火海中拯救出來。
況且,他荊國公王安石的孫子、孫女、外孫女們會愁嫁娶?
開玩笑!
王安石用力握著自己妻子的手,說道:“夫人就不必擔心了。”
“讓盈兒就留在家中吧。”
“他吳家什么時候想通了,什么時候將盈兒的嫁妝還有吳安持的和離書送來,老夫就什么時候上書兩宮和朝堂,給他吳安持求情。”
這就是逼迫吳家和離。
而且是極為霸道強硬的方式——你們是和離也得和離,不和離還是得和離。
甚至,隱含著威脅在其中。
吳夫人看著自己的丈夫,她悠悠嘆息:“如此一來,天下人恐怕會議論紛紛了。”
仗勢凌人,強迫和離。
經此一事,王家的霸道,將傳遍天下。以后那些想和王家聯姻的人,都得掂量掂量了。
王安石笑了:“老夫何懼天下議論?”
從上書先帝,以《本朝百年無事劄子》,吹響變法的號角以來。
他王安石王介甫,哪里畏懼過人言?又何曾怕過他人的議論?
不惜與天下為敵。
這才是他王安石王介甫的本性。
元豐之后的那個在保寧禪院,參禪悟道的王安石王半山,反而不是真正的他。
那個在保寧禪院的王半山,只是一個心灰意冷,對前途感到悲觀的失意老人。
可現在,當年的王介甫,已經重新活過來了。
在新君即位,雖然罷廢保馬法、市易法、均輸法,但同時開始改革、調整青苗法、免役法,不止留用新黨大臣,更拜韓絳為相的那一天,那個因為愛子早逝,二次罷相而死去的王介甫,就已經悄然復活了。
吳夫人看著自己的丈夫。
看著這個雖然兩鬢衰白,但精神意志卻再次振奮起來的男人。
她笑了。
于是,緊緊握住這個從孩童時代,就已經在一起的丈夫的手。
“獾郎既已經決心了,那就去做吧。”吳夫人柔聲說道。
就和當年,她丈夫執意變法,去挑戰所有人的時候那樣。
那個時候,現在的荊國夫人吳氏,也是這般握著丈夫的手,對他溫柔的鼓勵:去做吧。
王安石笑起來。
他這一生,最大的自豪和驕傲,從來不是文章、功業。
而是他身邊的這個妻子。
這個陪著他從小長大,知他懂他也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
“善!”王安石緊緊握著妻子的手。
他這輩子,只需要有妻子的支持和幫助就夠了。
外人議論?何曾懼!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這三句話,雖然是別人歪曲了他的原話,并廣為流傳的謠言。
可王安石從不否認。
因為他心中,真的覺得這三句話說的好!說到他心坎里去了!
……
廣西的端午節習俗,和中原也沒有太大區別。
一大早的,邕州城就已經滿城都是艾草的味道。
城外的邕江中,更是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龍舟競賽。
來自廣西各地的土官們,還有交州江北的土司們。
都從各自的地方,選拔出了一支龍舟隊伍,來到邕州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