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來高氏代段,這些人勾結宋庭,一起對高家發難,那就不好玩了。
高泰明是讀過中原的書的。
他可太清楚,一旦他家的所作所為,為中原皇帝知道,那必然是勃然大怒的——以臣篡君,以下逼上。
這就是最好的出兵理由和借口。
而宋軍這次南征聽說不過調動了五千人南下而已。
就這么點兵馬,就掃蕩了整個交趾北方,斬首數萬,俘虜無算,拓土數千里,打得交趾乞和。
這個消息傳回鄯闡的時候,高泰明被嚇壞了——這是什么天兵天將啊?
若是過去,大理可能還依仗天險,阻隔宋軍。
但現在在他們父子廢黜了上明帝,立了段正明,好多實力派,特別是北邊邊境上的那些家族,都已經和高家離心離德了。
他們要是和宋庭勾結起來,打起‘匡扶段氏,還政于王’的旗號。
高家可能就會在內外交迫下滅亡了。
所以,這次出使,對于高家來說無比重要。
北邊的宋庭,是唯一可以干涉并且影響到高氏代段這個大業的巨無霸。
而且,在全程旁觀了,宋軍南征的全過程后,高泰明父子心里面清楚的。
若宋庭干涉,甚至都不需要出太多兵馬。
只消幾千精兵,再聯絡國中貴族,就可以復刻他們在交趾北方的所作所為。
交趾的事情,對高氏的震動,可不僅僅是武力方面的。
還有著軟實力方面。
宋庭打下來后,居然不管!
直接就地敕封其為土官,讓他們世襲罔替!
不僅僅允許這些人五年一朝天子(朝貢體系下的附庸、土官們朝貢實際上是一種利潤極大的行為,中國賜賞,經常是貢物的數倍,使團成員還可以免稅出售帶來的商品,同時免稅采購大宋商品。)
更給與這些土官優惠政策。
不僅僅允許土官們,可以自由的不受阻礙的進入廣西貿易,還減免了所有進出交州北方的商品商稅。
這對西南各地的土官、豪族,有著莫大吸引力。
大理國的實力派們就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一直在默默觀察。
所以,高氏是真的怕。
怕交趾的命運,在他們身上重演。
故而,高泰明父子不止在國內暫停了代段的謀劃。
高泰明更是冒險親身來朝!
趙煦哪里知道這些?
他又沒有專門研究過大理國歷史、變遷。
哪里會曉得,現在正是大理國歷史上最關鍵的歷史時期?
所以,他雖然居高臨下,看到了高泰明臉上的那一抹轉瞬即逝的尷尬,但也沒有多想,繼續扮演著自己的‘關心大理人民福祉’的皇帝角色。
便道:“如此便好,請高卿回國后,代朕轉達對大理王的問候。”
“大理當年助大宋斬殺儂逆智高,大宋一直是記得的。”
“此番,王師南征,大理更賣馬與我朝,于王師助益良多……”
高泰明聽得感覺有些手腳冰涼。
他入朝也有一段時間了。
靠著鈔能力,他已經打探清楚了,這宋庭現在的情況和格局。
老皇帝去年死了,即位的是一個十歲的小皇帝。
本來按道理,少主當國,母后聽政小皇帝應該是沒有任何權力的。
但宋庭這個小皇帝卻是個例外。
他雖然才十歲,卻已經在國中上下,贏得了廣泛的支持和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