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其‘年雖幼沖,儼有古圣王之質’、‘神圣明斷,頗類成王;寬厚仁愛,有仁祖之德;孝愛兩宮,蔚然先王遺風。’。
總之就很厲害!
據說,南征交趾,就是他乾坤獨斷,力排眾議做的決定。
同時,南征將帥也都是從他身邊的近臣、親信里選拔的。
甚至戰后的善后以及安撫政策,也基本出自這位小皇帝之手。
一開始,高泰明還將信將疑,但現在到了殿上,看著那小皇帝端坐殿上,就像是一個天生的帝王一樣,自信、自若的與他談話,而殿上大臣,都是一副司空見慣的樣子。
顯然,他已經不是第一天這么做了。
“難道,他是天才?”
“有著佛祖庇佑、點化?”
大理在段氏的帶領下,無比崇佛。
遇到了難以解釋的事情,自然就會推到佛陀身上。
高泰明頓時汗流浹背。
因為,若是那樣的話,殿上的那個小皇帝說出來的話,就太不一般了。
首先,他提及了當年興宗(段廉平)斬殺戰敗后逃入大理避難的儂智高一事,還表示宋庭至今記得此事。
可問題是,興宗的后代,在高家手里被玩的欲仙欲死。
先是興宗之子段廉義,被高家借楊家的手誅殺。
然后,高家又廢黜段廉義的侄子上明帝段壽輝,改立現在的傀儡段正明。
所以,這個疑似有佛祖庇佑的宋國小皇帝的意思是什么?
他知道些什么?
他是在敲打?威脅?還是說想給段家人出頭?
高泰明不知道,但他很恐懼。
而對方感謝的賣馬的事情,就更讓高泰明汗流浹背
因為,賣馬的事情,都是那些地方上割據的實力派們,背著高家干的。
那些家伙為了錢、茶葉還有絲綢,敞開了賣馬,根本沒有通知過高家。
高氏還是通過去廣西貿易的商賈知道的這些事情。
這就讓高泰明更加恐慌了。
因為那些家伙,既然肯把數千匹滇馬賣給宋人。
那他們就難道不會,把大理國的情況和宋庭說一說?
甚至于……
跑到宋庭這里,代替段家,學習春秋時的申包胥來一個忠臣哭庭借兵?
這樣想著,高泰明就有些顫抖。
他隱隱感覺,殿上那個總是帶著滲人微笑的小皇帝,可能已經知道了些什么。
沒有辦法,高泰明只能硬著頭皮,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試探著道:“陛下繆贊,這都是臣下應該做的事情。”
趙煦瞧著殿上的高泰明,下意識的摩挲了一下雙手,然后露出一個自認為和善的笑容,可說出來的話,卻忍不住的略帶了一點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興奮:“大理雖偏居一方,猶能知忠孝,可見圣人之道,用之四海皆準也!”
“尤其是高卿!”
“朕聽說過,大理高氏,世佐大理王,代代忠貞,可謂是天南忠臣孝子典范!”
高泰明聽著趙煦的話,尤其是聲音里那無法壓抑,卻又在強行壓抑的興奮,頓時如遭雷擊!
因為高泰明熟悉這種興奮。
當年,楊家弒殺段廉義的事情,傳到鄯闡的時候,他就是這樣的。
想笑想跳,還想手舞足蹈,卻不得不強行按捺,甚至流出眼淚。
所以……
高泰明的心,忍不住的在尖叫!
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