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趙煦早就認清現實了。
對在京禁軍們的戰力,也不抱有任何希望和期待了。
所以,在略微尷尬后,趙煦就恢復了正常,然后扭頭看向身后。
“文太師、張節度、馮節度、郭節度、孫學士、,可上前來,與朕同閱凱旋大軍。”
文彥博、張方平、馮京、郭逵、孫固五人,作為元老大臣,自是受邀登上了宣德門。
而且,被特旨允許,在御前相伴。
五人一聽,當即拜道:“臣等不敢。”
“無妨!”趙煦微笑著:“今日大軍凱旋,又逢太母圣節,朕與民同樂,自也當與元老同慶!”
“此祖宗厚遇士大夫元老之制也!”
五位元老這才再拜:“臣等謝陛下隆恩。”
然后美滋滋的持著朝笏,到了趙煦身旁,雖然有御龍直的阻隔未能進入趙煦身邊三步之內,但他們還是深感榮幸。
特別是馮京和郭逵,一張老臉,都已經漲紅。
趙煦又對城樓兩側持芴躬立的宰執們道:“諸位愛卿,也且上前來,與朕同慶。”
“諾!”宰執們當然不會拒絕這種好事。
……
此時,城樓下鈞容直的騎士們,已經吹奏著各種樂器,走向了御街對面,而御龍第一將的凱旋大軍,則已經出現在了御街盡頭。
穿著山文甲,戴著鳳翅盔的狄詠,率著一個指揮的騎兵,緩步而行。
這些騎兵手中,都持著一件件器物。
有甲胄、頭盔、旌旗、官印。
還有人提著一個個木匣,匣子里裝著的是,被斬首的賊寇大將。
交趾太尉李常杰、廣源州刺史楊景通、北件城太守李文馭等等……
鈞容直的騎士們,在到了他們面前后,立刻用極為漂亮且瀟灑的策馬轉身,在瞬間就完成了轉身、并行。
而且,沒有絲毫慌亂,更沒有半點瑕疵,整個過程賞心悅目,更沒有影響到鼓吹的節奏。
趙煦看著,眼前一亮,微微頷首。
“鈞容直不錯!”他輕聲贊道。
至少,將來的戰場還是有他們的位置的。
排隊槍斃的時候,可離不開一支伴隨大軍前進的優秀軍樂隊!
所以,有沒有可能,大宋在京禁軍們,只是因為超越了時代,才讓他們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城樓下的御街上,凱旋的大軍,魚貫而入。
他們很快就自動分成了五個方隊,然而依次在鈞容直的鼓吹聲中向前。
狄詠率領的騎兵,當先一步,來到了城樓下。
作為三衙殿帥,燕達身著山文甲,戴著鳳翅盔,領著殿前司的禁軍將佐們向前一步,然后集體面朝宣德門的城樓,那御駕所在之地,俯首而拜。
狄詠也在這個時候,率領著所有騎兵,集體下馬,也都面朝宣德門方向,微微躬身。
“四方館使、渭州防御使、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兼御龍第一將指揮使臣詠,奉詔討賊,今幸不辱命,伐賊得勝歸朝,乞歸兵符于陛下,乞獻俘于御前!”
說著,狄詠就雙手將他的兵符、將印,呈在手上。
燕達抬起頭看向宣德門的城樓,然后說道:“武康軍節度使、殿前司都指揮使臣達,恭奏陛下:今有四方館使……臣詠前奉詔討賊,得勝歸來,乞歸兵符,乞獻俘御前……臣不勝惶恐,恭乞陛下德音指揮。”
于是,早就布置好的禮部官員們,相互接力將燕達的請求,向上傳遞。
很快的,城樓上的李憲就已經跪下來,拜道:“陛下,今有武康軍節度使、殿前司都指揮使臣達奏:四方館使……臣詠,前奉詔討賊,今已得勝歸來,乞歸兵符,乞獻俘御前,達不敢擅專,乞陛下降德音指揮。”
趙煦聽完,非常鄭重的頷首,大聲說道:“可!許其歸兵符,獻俘于宣德門下!”
李憲當即再拜,轉身去傳令了。
趙煦則看向了在自己右手邊矗立著的兩位西府執政,道:“知院!”
李清臣立刻出列持芴拜道:“臣在!”
“卿為本兵,當依法度,收兵符于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