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后見狀,當即命人,在她身旁下首的地方,給朱氏準備一個位子。
朱氏想要推辭,卻被趙煦攔住了:“既是母后的恩典,姐姐受著就是了。”
這話一出,朱氏立刻乖乖坐下來。
向太后見著,內心無比欣慰,一種名曰安全感的情緒,充盈其中。
這個時候,宮中大燕,也隨之開始了。
帷幕中,頓時安靜下來。
一隊又一隊的命婦,開始被人從殿外帶著,入殿來給太皇太后賀壽。
首先,自然是徐王顥、荊王郡家里的命婦,以及太皇太后唯一在世的女兒冀國大長公主。
太皇太后看著自己的女兒還有媳婦,非常開心,在受了她們的拜賀后,就命人分賜帛布、錦緞。
又給她們賜座,許她們坐到離自己最近的位置上,以表恩寵。
向太后也賜給了她們金銀器物,同時勉勵她們一番。
趙煦則起身,與她們見了禮。
在這些人之后上殿拜賀的,自是宗室家里的命婦,主要都是濮王系的近支。
好多人,趙煦也是第一次見。
譬如說,英廟唯一還在世的胞妹建安郡主——這位嫁給了章獻明肅的外家劉家,也就是前夫哥的次子劉從廣的兒子劉承緒。
劉承緒如今以禮賓使、嘉州刺史,為提舉汴京左右福田院。
福田院,你可以理解為北宋版的社會福利院。
主要收容在京孤寡殘疾,不能自食其力的乞丐。
這是英廟一脈的產業。
準確的說此乃應英廟生母游仙縣君任氏生前的請求而于英廟即位后在汴京創辦的福利機構。
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因為,那位游仙縣君任氏的出身,極為卑寒!
她小時候家里遭了災,一家人只能到京城討生活。
但,因為沒有產業,可能也不懂什么手藝,一家人衣食無著,只能乞討為生,過了一段很長時間的乞討生活。
最后,那位游仙縣君任氏,因為機緣巧合,被選進了濮王府,然后就被趙家頭號種馬,子嗣數量天下第一的濮安懿王看中了,納為妾室,從此富貴起來。
可她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在兒子當了皇帝后,向其提出了這唯一的一個請求。
當然,也有傳說,是因為那位游仙縣君,曾向佛祖許愿,若英廟可以承繼大統,那么就要在京城‘典丐者千人’。
總之,事實就是從治平元年以后,開封府每年都要撥款八千貫與福田院,用來救濟在京孤寡乞丐。
至少別餓死人。
而福田院,也一直是在英廟的同胞兄妹手中控制。
元豐三年,英廟的胞兄鎮安軍觀察留后趙宗袞去世后,這汴京福田院,就落到了英廟的胞妹建安郡主手中了。
估計得等劉承緒夫婦去世后,這個系統才有可能回到開封府控制之下。
趙煦即位后,也關心過一回福田院。
發現,福田院的運轉,還算良好。
至少,福田院里是真的一直有在收容、幫助那些外地入京的乞丐。
給他們提供一個可以蝸居的住所——雖然很擁擠。
讓他們能有一碗稀飯吃——聽說很難吃,而且很稀。
但,在北宋,你還要什么自行車?
于是,也就不再關注這個事情了。
所以,趙煦在輪到建安郡主的時候,特別起身避讓,表示不敢受其禮。
這可不僅僅是真的姑奶奶來了。
還是大宋的頭號慈善事業主持人!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