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宗室命婦之后,自是外戚、勛貴們家里的命婦。
這些人,趙煦能認識的就更少了。
不過,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卻都很熟,不時的和他介紹——這個是曹家的某某郡君,那個是楊家的某某夫人。
基本上,這些命婦有個統一的特征——姓趙!
不用懷疑了,她們全是出自濮王系。
在血緣上來說,屬于趙煦的堂姑、堂姨。
這是英廟即位后開始的趨勢,尚不到公主,就娶個濮王家里的郡主。
總之和天家的聯系斷不得。
所以,趙煦其實都不需要記這些人。
因為他可能一年到頭,也就能和她們見兩三次面。
今天記住了,等到十二月趙煦過生日,恐怕早就忘了。
所以,趙煦壓根沒怎么上心聽向太后的介紹,只是虛應故事。
終于,外戚、勛貴們家里的命婦拜賀完畢,輪到宰執大將們家里的命婦了。
首先升殿的,自是富弼遺孀周國夫人晏氏所率領的元老大臣家命婦。
趙煦坐在帷幕中,看向殿上。
入眼所見,皆是微微顫顫的老嫗。
她們都拄著拐杖,來到殿上后,紛紛稽首行禮:“臣妾等恭賀太皇太后千秋,愿娘娘萬年安康。”
太皇太后見著這個場面,自然很開心,連忙帶著向太后、趙煦以及其他在帷幕內的太妃、貴妃、賢妃們起身。
“諸位夫人免禮。”她微笑著說道:“諸位夫人,親身來賀老身生辰,實在是叫老身歡喜。”
“來人,快快將諸位夫人扶到坐席上。”太皇太后立刻吩咐起來。
大宋祖宗之制,宰執大臣位在親王之上。
而元老們家里的夫人,在命婦中的地位,自也如其丈夫一般。
所以,這些老嫗,雖被排在宗室、外戚、勛貴家的命婦之后拜賀。
但受到的禮遇,卻在這些人之上。
向太后則在這個時候,拉著趙煦的手,悄悄的和他介紹起那些在殿上的老嫗了。
“那一位,便是富文忠公的原配發妻,周國太夫人了。”
趙煦順著向太后的眼神看去,看到了身著翟衣,手持幾杖,白發蒼蒼但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嫗。
晏氏是大中祥符七年生人,如今已七十有二。
她也算是個有福氣的人了。
生的好,嫁的好,還活的久。
講道理,要不是為了給富弼爭待遇,她真沒必要來汴京。
“這一位,則是文太師之妻陳國夫人王氏。”
趙煦看過去,發現文彥博的這個妻子,似乎很年輕,最多不過五十歲!
所以,這位是續弦娶的妻子。
在大宋,很少有士大夫的妻子,能與之共守一生。
一般士大夫喪妻再娶很常見。
即使是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的蘇軾也是如此。
類似司馬光、王安石這樣的人,很少很少。
“那一位…”王氏身后,出現了一個看上去二十來歲的命婦。
從其章服上看,并沒有誥命。
而一個沒有誥命的命婦,按理來說,不該出現在這里。
所以,只有一個可能了。
六哥點名要請到宮中的包孝肅之子包綬之妻——她是文彥博的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