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是他們唯一的目標,上上下下的人,也都靠著大運河維生。
百萬漕工衣食所系,可能有些過了。
但二三十萬漕工趴在上面是有的。
為了自身的利益這個衙門可是連都堂都敢頂嘴的。
那怎么,蔡卞就沒有發聲?
啞巴了?
他就不怕,自身的漕運數量受到影響?
就算蔡卞自己啞巴了,他
什么情況?
為什么沒有人反對?
不可思議!
文彥博正詫異著,在他身邊坐著的馮京,就悄悄的將兩封實封狀送到了他面前,低聲道:「太師,還請看看這兩封實封狀。」
文彥博接過來,放在眼前一看,頓時頭皮發麻。
第一封,是兩浙路轉運使、知明州陳睦的密報。
時間是六月中旬,陳睦在密報上說,已得旨意,奉圣旨,宣慰明州群盜,今已招安數千,得善操海船者三千余人,盡編為一軍,乞陛下御賜軍名云云,同時,陳睦還說,已經奉旨意正在懸賞愿運漕糧沿海路北上的勇士,不日就可以發船。
以千料海船,每艘可運漕糧數百石為算。
預計六月底,便可自明州發漕船兩百艘,運數萬石漕糧至海州、密州靠港。
第二封,則是來自京東都路轉運使熊本,時間是在七月中旬。
熊本報告,明州的海船在海州、密州靠港,已得漕糧數萬石。
同時,熊本還言,六月已奉圣旨,將京東都路本地的常平糧,自徐州沿汴河北上,輸往汴京。
如今,總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十萬石。
所以,熊本乞官家催促明州,盡快將漕糧通過海路運到海州、密州。
他好將之前從京東路各州常平倉里調出來的糧食還回去。
這看的文彥博,是真的傻掉了。
明州的陳睦,通過海路,從產糧地的兩浙路,直接跳過淮南路運河,直接送到海州、密州。
而京東路的熊本,則把京東路的糧食,從徐州起運,運來汴京。
換而言之,這就是兩浙路和京東路,完成了聯盟。
他們甩開了都大江淮六路發運使司,通過海路完成了漕糧的運輸。
難怪,即使淮南路六月大旱嚴重,有些地方漕船完全走不動了。
但汴京城每天都有漕船進來。
感情這些漕船,根本不是從江浙來的,而是從京東路的徐州來的。
更要命的是…
文彥博很容易就能想到一個問題。
既然明州的海船,能運到海州、密州。
那能不能運到河北的濱州、滄州呢?
肯定可以的對吧!
無非就是多走一段海路!
這樣一來,河北的軍糧,就有了保證了!
這樣想著,文彥博就看向馮京。
他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都大江淮六路發運使司,是個怎么情況?
他們怎么就啞巴了?
難道,他們一夜之間,都變成了公忠體國,能為國隱忍的義士?
怎么可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哪怕在汴京城中天子腳下,尚且有三班吃香,群牧吃糞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