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但也不會放過一個罪人!」
「阿彌陀佛…」金總持只能稽首,繼續請求著:「只是,諸寺皆是苦修之人,其中或有老邁多病者。」
「若監押于府衙,貧僧恐其不幸…」
開封府的大牢,那可是出了名的容易‘瘐死"的地方。
「愿府尊開恩,將諸僧羈押至開寶寺或者太平興國寺…」
「貧僧愿擔保,絕不會有人…」
蔡京搖搖頭,道:「法師不必再說了。」
「本府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會將所有僧人,羈押至奉先寺,請祠部與僧錄司遣人看押。」
奉先寺,是太祖、太宗生母杜太后所葬之地。
同時也是皇城大內的宮女、小黃門們唯一指點祭祀、祈福之所。
更是大部分內臣、女官(假若沒有養子后代的話)的養老以及歸葬之地。
故而,這個寺廟里修行的僧人,皆年邁無子的出家內臣、女官。
金總持聽到這里,就明白他已經無法說服蔡京了。
只好稽首道:「阿彌陀佛,府尊思量周全。」
「貧僧明日將來開封府,乞謁官家。」他半是威脅,半是提醒的說道。
蔡京笑起來,沒有接他的話,只是對左右道:「送客!」
金總持再拜稽首,正要離去,就聽著蔡京的聲音,悠悠的道:「法師與其為此轉輾反側,不如去宣德門下,看一看都堂前日張貼的詔書布告。」
金總持一楞,都堂?詔書布告?
什么意思?
但他知道,這是仙人指路。
對方在給他點名方向,也是在隱晦提醒他癥結所在。
于是謝道:「多謝府尊提點。」
蔡京看著金總持的背影,嘴角輕笑一聲:「這番僧,也不知識趣與否!」
在他旁邊,楊文元輕笑著:「這番僧不識趣,也該識趣的!」
說著,楊文元就小心翼翼的請示:「明府,這覺照寺一案,若最后查明,確是僧人無心之失,該如何判決?」
蔡京看了他一眼,眼神就像看傻子一樣。
楊文元卻拱手道:「請明府提點。
蔡京一聽就笑了起來,知道這個家伙在跟他裝糊涂呢。
于是道:「汝的圣賢書怎么讀的?」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
楊文元低頭:「此典守者之責也。」
蔡京頷首,道:「善!」
「此春秋決獄!」
陶轂的墓在覺照寺中,下葬時已經給過一筆不菲的捐獻了。
此后,陶氏年年祭祀,香火不斷。
直到十多年前,陶家家道中落,從年年祭祀、上香變成了三年、五年來祭祀、上香一次,捐獻的香油錢也越來越少。
但這不是覺照寺不用心的理由!
所以,哪怕查明覺照寺是無心之失,看顧不力。
但,其責任還是跑不掉。
不賠陶家一大筆錢,休想過關!
若是查出,是監守自盜…
那就是盜墓者死,而主持、首座,依照保明行止連坐。
其他僧人分擔剩余責任,寺產沒收,御賜匾額回收。
當然了,不到最后,不會做出這樣的判決的。
(本章完)
最新網址:tps
新書推薦:(明智屋中文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