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總持對著給他讓開道路的路人,合十稽首,然后拿著禪杖,走上前去,幾個官吏迎上前來,呵斥道:「什么人?」
「阿彌陀佛!」金總持合十一禮:「貧僧,西天三藏法師御賜紫衣僧金總持,求見府尊。」
他已經知道,親自帶人查封覺照寺的人,就是蔡京。
那幾個官吏對視一眼,然后看向金總持,語氣開始緩和下來,合十一拜,道:「大師請在此稍后,吾等著就去通傳。」
這面子不是給金總持的。
金總持主持譯經不過十年。
而且,他接任的時候,已是元豐改制之時,首相不再兼任譯經潤文使。
故而,他在汴京的影響不算大。
然而,他的前任,和他同樣來自天竺的高僧日稱,卻從慶歷一直到熙寧九年,長期主持傳法院和譯經院,翻譯佛經數百部,主持水陸百余次,為信眾布道不可計數。
所以,汴京上下,都會對帶著‘西天三藏法師"銜的僧人,給與尊重。
信佛者,更是將之視作諸佛菩薩在人間的化身,極為禮敬。
金總持也知道,所以他很禮貌的稽首:「有勞諸位居士。」
很快的,金總持來的消息,就被報到了正在覺照寺內核查的蔡京面前。
「西天三藏法師?」
「金總持?!」蔡京皺起眉頭來。
他本是不想見的。
但是吧,不見好像也不妥當,傳出去恐怕會被人認為,是他心虛了。
于是吩咐道:「去請法師入內相見。」
金總持于是就被請到了蔡京面前。
「阿彌陀佛!」金總持見了蔡京,就稽首而拜:「貧僧見過府尊。」
「法師是為覺照寺一案而來?」蔡京問道。
金總持點頭,稽首再拜:「案情貧僧已然知曉。」
「覺照寺僧人固有錯,但罪不至此。」
「只是看顧不力,無心之失!」
「還請府尊看在佛祖、菩薩顏面上,予覺照寺些許體面。」
金總持和大宋權貴們,打了十年交道,知道這些大人物是喜歡講體面的。
「看顧不力?無心之失?」蔡京笑了心道:「還體面?!」
是誰先不給誰體面的啊?
堂堂國朝翰林學士的墳塋,就在這寺中僧人眼皮子底下被人盜了。
盜了就盜了吧。
覺照寺僧人還到處宣揚,拿著陶轂生前曾篤定自己能戴貂蟬冠,結果死后連骨頭都沒了的事情,當成寓言、故事,引流炒作,宣揚因果報應。
這是騎在士大夫們頭上來了。
倒反天罡了屬于是!
更不要說,他們直接撞在了官家手中。
現在好了,官家一紙命令,把苦主找出來,又一道旨意送到他手里,讓他‘秉公執法"。
蔡京看著金總持,搖頭道:「國法豈容徇私?」
「法師不必多言,本府接受了陶氏的訴狀,就定然清查到底!」
「看看,究竟是這覺照寺僧人看顧不力,無心之失,還是其內外勾結,沆瀣一氣,盜他人祖墳,毀士人尸骨!」
金總持聽得瑟瑟發抖,卻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求情:「府尊明鑒,覺照寺僧人,皆是良善守法恪守戒律之僧,定不會做出那等作女干犯科,有悖佛門教訓,有辱沙門清靜的腌臜事!」
蔡京的攻擊太要命了!
因為當代寺廟的業務,除了正常的燒香、祈福、禱告等傳統業務外。
支柱產業就是看顧他人先人墳塋,為之祈福、念經。
每一個被葬入寺廟的先人,都意味著一筆穩定可靠的香火收入。
其子子孫孫,每年祭祖、灑掃、上香,都會穩定給寺廟捐獻一筆錢。
這些錢是很多寺廟賴以為生的資金。
尤其是中小寺廟,幾乎就是靠著業務才能維系。
現在,若覺照寺被查出來,是僧人監守自盜或者與盜墓賊合謀盜墓。
一旦坐實,對寺廟的聲譽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甚至可能會影響皇室對僧人的看法。
蔡京聽著,呵呵的笑了笑:「但愿吧!」
「但本府會查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