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繼續向前遼軍就要面臨和之前多次對高麗戰爭一樣的問題——漫長的補給線,還有高麗人,利用山道、小路、密林不斷襲擾。
所以…
耶律迪烈在率兵渡過鴨綠江的那一天起,就已經給他的部下下了死命令——擅自劫掠者斬,襲擾民眾斬,無故傷人者斬!
雖然,這些命令的用處并不大。
但至少,不能出現大規模有組織的燒殺搶掠。
因為這樣只會把高麗人逼到大遼的對立面。
所以,這次出征,耶律迪烈帶了一大批的燕地漢人士大夫文人。
讓這些人來協助大軍,收攏民心,安撫豪族,拉攏士人。
讓高麗人知道——大遼,不是夷狄,也是衣冠之國,圣人禮儀之邦。
正想著這些事情,遠方的一騎輕騎,就飛速而來,到了耶律迪烈面前,翻身下馬,拜道:“奏知相公,天子聞相公已過大同江,大喜,已遣使來賀,并帶來了圣旨旨意。”
耶律迪烈連忙問道:“天使何在?”
那人答道:“正在來此的路上。”
“快為老夫準備香案!”耶律迪烈連忙吩咐起左右,他本人則回到軍帳之中,開始沐浴更衣。
半個時辰后,來自南京的大遼天子使者,捧著一封帛書,抑揚頓挫的念著來自南京城的旨意。
耶律迪烈聽著,卻越發的不安。
因為,天子的旨意,太荒唐了!
在聽說,他已經率部突破了高麗長城,在野戰中擊敗高麗王派來的大軍后。
南京城的大遼天子,居然給他了一個期限。
須在今年十二月七日之前,兵臨高麗都城開京!
耶律迪烈一聽就知道,這是政治任務!
因為,十二月七日,是南朝小皇帝的生辰。
屆時,大遼天子將遣使道賀。
顯然,南京城的天子,又犯了老毛病了。
耶律迪烈聽完了旨意,面朝南京方向,拜了四拜,然后站起身來。
“未知是何人在陛內臣。
后者戰戰兢兢的答道:“老相公有所不知。”
“今年南朝答允與我朝的三百萬貫交子,在上月就已經耗盡。”
“朝中正在議論,與南朝談判,增加交子印刷量。”
“故此,需要王師在戰場上,表現出足夠的威懾力。”
“以此震懾南朝。”
卻是耶律琚將他在汴京城看到的御龍第一將凱旋、閱兵、獻俘的事情,添油加醋,派人回去報告了南京。
然后,南京城的遼國君臣,就受到刺激了。
于是,也想要一場暢快淋漓的大勝,來震懾南朝。
畢竟,這可是關乎到每年三百萬貫交子的國用。
同時還關乎著,擴大交子印刷量這個所有人都關心的大事!
一年才三百萬貫?根本不夠花啊!
于是,怎么說服南朝增加交子印刷量,就成為關鍵了。
還有比一場摧枯拉朽的大勝,更有說服力的嗎?
而之所以選十二月初七。
就是因為,那個時候是最適合談判的時間點。
耶律迪烈聽完,神色無比凝重起來,良久才道:“請天使轉告陛下。”
“老臣盡力而為!”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