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有太多可供學習和揣摩的對象。
司馬光見著,卻是感動不已。
沒辦法,現代人的社會,套路太多。
別說司馬光了,就是現代社會的好多人,也經常一不留神就被人套路了,感動了,熱淚盈眶了。
“老臣聽說,如今西賊入寇,陜西千里烽煙…”
趙煦點點頭,這個事情,如今人盡皆知。
“老臣還聽說朝中有聲音,說什么若西賊敗退,當調集精兵強將,乘勝追擊,滅此朝食?”說著,他就緊張的看著趙煦。
趙煦頷首:“朕有所耳聞。”
這聲音,自然是新黨發出來的。
代表人物,就是河東的呂惠卿,以及朝堂上的安燾。
呂惠卿在兩天前,傳回奏疏,言已奉詔出兵,正在越過窟野河,欲尋西賊左廂之兵決戰。
他信心十足的夸下了海口——愿將河東兵馬,直取無定河。
這就是要打到黨項人的核心地區去。
安燾則是另外一個畫風,開始大肆鼓吹,可以一戰滅敵云云。
新黨大臣急躁的毛病,暴露無遺。
“陛下!”司馬光看向趙煦,嚴肅的道:“此種言論,誤國誤民,絕不可取!”
“朕明白。”趙煦點點頭。
他搶在司馬光要表達他的和平主義和反戰主義思想前,就開始表達自己的態度:“朕雖然年少,未經兵戈,但皇考在時,曾教誨朕曰:夫,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人主不可不察,不可不慎,不可不謹!”
“皇考于是言,每當用兵,人主當自慮其力,當量力而行…竊不可急躁用兵,更當戒冒進之心!”
“這就是朕命章相公南討交趾,卻止步于富良江,然后宣仁義忠孝于交趾,命其自省的緣故。”
這是實話。
也是趙煦的真實想法。
現在的大宋,并沒有滅亡西夏的力量,也沒有做好滅亡西夏的準備。
如今更不是滅亡西夏的時機。
有些事情,不是戰場上贏了,就可以贏的。
政治上,經濟上,都需要考慮。
戰場上贏贏贏,經濟外交政治上輸光光的還少嗎?
所以,對西夏問題,趙煦早早的就有了戰略思想。
三個字:切香腸!
今天切一塊,明天切一塊,溫水煮青蛙。
只是,趙煦沒有想到,他還沒有動手,西夏人就動手了。
而且,一來就梭哈,直接全線進攻。
除了河東的呂惠卿,在大搖大擺的進軍西夏的腹地外。
其他所有戰區,都在防守。
黨項人這次幾乎是空了大半個國家,傾巢而來。
這就打亂了他的計劃。
倒不是怕黨項人打進來——大順城之戰后,黨項人就再也沒有攻陷過,任何一個大宋重鎮。
趙煦擔心的,是前方的將帥,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輕敵冒進,重蹈好水川、三川口、定邊寨的覆轍。
所以,他已經給各路邊臣,送去了詔書,嚴令不可冒進,不可追擊過深。
同時,他也劃定了這場戰爭宋軍的反擊深度——不可過橫山(熙河路是天都山)。
因為再遠,宋軍就要受到后勤補給的限制了。
此外,他還劃定了這場戰爭,宋軍一方的底線,不可占西賊一寸疆土。
這就是煙霧彈了。
同時也是他的偽裝。
假裝,自己是個幼稚天真的宋襄公。
實際上,卻是要行暗度陳倉之事。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