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絳心中,更是什么疑慮都沒有了!
僅此一條,舊黨的所有人都當放心下來了。
當今官家,以先帝之名,當著群臣復述的誓言。
天然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
這是與漢高祖與群臣斬白馬而盟一般的諾言。
含金量,遠超漢光武指洛水為誓所立的誓言。
但趙煦依然動情不已的抬著頭,似乎懷念著什么,回憶著什么,眼眶熱淚滾動著:“朕記得很清楚,皇考當日,言及此事,曾動容落淚,與朕言:烏臺詩案,太過牽強,實乃有司捕風捉影,有心者煽動輿論,加罪于士大夫,吾早已有悔,只礙于顏面…爾即位后,當起復蘇軾,平反諸案…我大宋此后,除謀逆文字外,不可再因文字、言論治罪者!”
這既是給他的父皇松綁——作為現代的留學生,趙煦可太清楚,蘇大胡子的歷史地位了。
唐宋八大家里,最有人格魅力,同時也最傳奇的一位。
而其文章、詩賦,在千年后,依然在天下九州無數校園學子嘴中被反復誦讀。
為了自己的父皇,趙煦只能是編出一個‘皇考早有悔意…還囑托朕平反’的謊言來——反正,在他上上輩子,元祐的舊黨大臣們,就是拿著‘先帝早有悔意’的名義,來推翻熙、豐時代的一切的。
和尚摸得,他自也摸得!
而在同時,這也可以進一步強化放松言論管制的風氣。
趙煦當然知道,這樣做其實對皇權是有害的。
因為皇帝,其實是某種意義的神。
神,不可以被討論,不可以被評價,更不能有錯。
一旦神被人討論、評價,甚至被人發現了錯誤。
那么神就從至高無上的地位跌落下來。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亮出了血條。
皇權因此松動。
可是,趙煦看的清楚,皇權終將謝幕。
與其被人拿著刀子,將全家殺干凈。
不如自己體面點,提前留好退路。
這樣萬一真有哪天,子孫也能依靠這個,保住性命說不定還能當個米蟲,安享富貴。
甚至因此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西漢滅亡后,劉秀為什么能復國?
還不是靠著文景的仁政還有武宣的功績?
沒有這些,大魔導師再強,怕也要被群雄沖爛。
當然了,這也是趙煦知道,任何事情都有自身的慣性。
所以啊,他再怎么浪,至少在他活著的時間里。
只要他不逼反整個天下,那么他所擁有的權力,依然是至高無上,且不可撼動的。
他再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爭取民心的歸附和認可。
那么,他就依然是那個神圣不可侵犯的君王。
甚至可能因為這些政策,而被百姓神化。
正是因此,趙煦才會這么肆無忌憚。
至于他死后?
誰還能管得了自己死后的事情?
漢武帝、唐太宗這樣的千古雄主都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