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燾棉被上的圖案,則有著黃河奔騰之像。
韓絳見著,若有所思。
……
文彥博也收到了宮中所賜的棉被。
作為平章軍國重事,他收到了五床棉被。
五,是一個很有趣的數字,而且比宰相多一床。
可文彥博卻高興不起來。
送走使者后,他就郁郁寡歡的坐在庭院中。
文及甫見了,難免好奇,于是問道:“大人因何不快?”
“但愿是老夫想多了!”文彥博悠悠說道。
“兒不懂大人之意……”文及甫頓首再拜。
“王介甫言:五為天地相合之數!”文彥博輕聲道:“故先王制法,莫不如此!”
“所以有五經,有五等爵,有五禮,有五刑,有五服!”
“先帝因之,設國家朝聘之禮,藩國以五年朝天子……”
文及甫聽著,人都傻了。
還能這么理解?
興許官家沒有這個意思呢?!
文彥博看著這個蠢兒子,嘆息一聲。
天子賜元老之禮,是能隨便的嗎?
都是有隱喻的啊!
所謂器以藏禮,禮以出信
!
當朝那位,只是年紀小,但心思卻比誰都多!
沒聽說宮中傳出來的那些事情嗎?
綾錦院上下,被他這么一搞,可謂恩威并施。
而那些獲得赦免、恩典,又被塞了一個發財機會的官員,這輩子甚至是子孫都被綁在了這位官家的戰車上。
非但從此只能緊隨這位陛下的意志,容不得半點動搖,只能獻完自己獻子孫!
更沒有半點自由可言。
稍有不從,就是千夫所指。
而且,文彥博還知道,對綾錦院的安排,浮在表面上的那些東西,也就只能圖一樂。
那位官家,肯定還有別的安排。
就如他處置質庫一般。
不要看,他現在將汴京大和尚們把持的質庫與抵當所合一,然后打算開始撲買了。
但實際上,文彥博知道,這位官家,在抵當所之上,還要成立一個行會。
由行會來遙控、指揮抵當所的業務,建立章程。
而文彥博為什么知道這個事情?
因為,那位官家已經暗示了,要從他的兒子里,選一個去當第一任抵當所行會會首。
而抵當所行會中,這位官家可不止有文家這顆棋子。
曹家、王家的人,也是受其遙控的。
另外文彥博還知道,那個福建來的商賈黃良,也是這位官家的人。
換而言之,雖然抵當所是撲買了,大家也可以自由經營。
但是,抵當所這個行會,還是要受宮中遙控、控制。
各個抵當所只是看似自由。
實際上,誰不聽話,完全可以通過行會,將之趕出抵擋所這個行業。
那么,綾錦院解體后的織坊也會有一個行會嗎?
答案恐怕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