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怪不得人了。
劉摯出手,王巖叟、王覿迅速跟進。
程頤、程顥的徒子徒孫們紛紛幫手。
大家打著司馬光的旗號,把這大胡子趕出了汴京。
你要問二程的門人為什么出手?
答案是,蘇大胡子先動的手,先撩者賤!
不過如今,蘇軾應該不會重蹈覆轍了。
因為,他有靠山啊!
張方平一直留在汴京,有著這個將其視作親兒子一樣看待的元老,手把手的教,他想犯錯也沒有機會。
朝堂上,還有一個和蘇軾的父親蘇洵拜過把子的蘇頌在一邊幫著照看。
至少,在張方平、蘇頌去世前。
這大胡子很難再犯那種幼稚的低級錯誤。
“話說回來……”趙煦站起身來:“朕也準備一下,明天和這大胡子好好談談了。”
蘇軾,趙煦是很看好的。
雖然他是個大嘴巴子,一旦得意就很容易胡言亂語,不定時的就要碰一下雷區。
但他能力是真的強!
而且,經過烏臺詩案后被貶地方的這些年。
其實他也成熟了起來。
看其在登州的所作所為,就很靈活。
至少,他能抓住趙煦送的流量,并留下,那些因為汴京新報的造勢,而想去當榜一大哥或者榜一富婆的豪商。
讓這些人,在登州是出錢又出力。
同時,在對待海魚和海鹽的事情上,他的立場也非常靈活。
面對有司的質疑和刁難,他已經會打太極拳了。
最讓趙煦意外的,還是蘇軾主動上書請求,在登州設立市舶司,開港以對接高麗、日本的商賈。
但仔細想想也不意外。
蘇軾在他的上上輩子,出知杭州的時候,就很靈活,忽悠人也是一套一套的了。
他能通過眾籌從杭州富戶嘴里,摳出一大筆錢,建立養濟院。
他也能動員數十萬人,疏浚西湖,修建起留存到現代的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公堤。
“先談談看……”
……
蘇軾在自己的弟弟和迷弟們的簇擁下,回到汴京城內,蘇轍早就已在汴京城的潘樓給哥哥訂好了最好的位子。
一行人登上潘樓的最高處。
蘇軾走到窗前,看著樓下車水馬龍的繁榮市面。
他遠遠的,就看到了一條非常奇怪的東西,蜿蜒著從馬行街那邊延伸出來,并直通城外。
蘇軾頓時好奇起來,問道:“子由,那是何物?”
蘇轍順著蘇軾的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答道:“兄長沒聽說嗎?”
“嗯?”
“當今圣上將街道司從都水監中獨立出來,并使其隸于開封府下,拜賈種民為提舉汴京內外廂街道公事兼錄事街道!”
蘇軾點點頭,此事他在登州有所耳聞。
那些從汴京去登州收魚干的商賈,曾說過汴京城如今權力最大的,不是權知開封府,也非是汴京左右軍巡使。
而是街道司。
按照那些人的說法,街道司什么事情都能管,而且管的很嚴。
動輒打人、抓人、罰款。
身為街道司的主官,賈種民本人更是經常帶著他手底下那些如狼似虎的惡吏,在街頭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