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文化界,直接迎來一波昌盛。
新學、氣學、理學……
諸般大儒理論,讓人目不暇接,遼太學也因此有了足夠的典籍,南院士大夫們,也都稱贊過這事情。
對耶律洪基來說,這是巨大的外交勝利和外交成果!
這等于是終于撬開了南朝那堅固的防線。
有利于將來,招降納叛。
也有利于現在,遼國內修文治,外結南朝。
旁的不提,若非耶律琚在南朝探知高麗人的兩面三刀,他還下不了討伐高麗的決心!
若他沒有討伐高麗,哪來如今的大遼中興,萬國來朝的景象?
因此,耶律琚等人在南朝的活動,耶律洪基是睜一只閉一只眼,鼓勵、縱容大于防范。
在此之外,耶律琚等人私下搞的那些小動作,只是小節。
不值一提!
難道,他耶律琚,還能背叛大遼?
他的子女妻妾,可都在上京!
他的父祖墳塋,也都在上京!
故此,耶律洪基是一點也不擔心耶律琚等人背叛他。
因為根本不可能!
反倒是耶律儼,這一次是真的讓他失望了。
叫你好好的出使談判,非要學蕭禧、劉六符。
卻也不想想,如今的大遼,正在征討高麗,正是有求于南朝的時候。
真把談判攪黃了,誰負這個責任?
難道,現在的大遼還能抽得出手,舉兵數十萬南下?
南朝也不會信啊!
耶律洪基只是想到這里,就已經慍怒起來了。
耶律弘禮見著,也知道耶律儼這次是急功近利之下,強行刻舟求劍,以至于搞砸了,連忙說道:“陛下息怒,事已至此,臣以為,或許可下詔耶律儼,訓斥一二,令其不可再阻礙國事。”
耶律洪基點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
難不成,將耶律儼調回來?
他可丟不起這個人!
“似這等不知輕重的大臣,往后就不要讓他在梁王面前出現了。”耶律洪基道:“待朕收取高麗,重建漢四郡,便讓其至平壤為官,代朕牧狩一方吧。”
耶律弘禮嘆了口氣,拜道:“圣明無過陛下。”
送走耶律弘禮,耶律洪基也是嘆了口氣,他將耶律儼、耶律琚等人的奏疏拿在手中,再次看了一遍,然后搖搖頭。
耶律儼的彈劾有沒有道理?
自是有道理的。
但這天下事哪里能單憑道理?
當年,魏王耶律乙辛,權傾朝野,連太子、皇后都逼死了。
可他不也只能忍下來?
對耶律乙辛的清算,就止于其子女。
連耶律乙辛的盟友張孝杰,都沒有清算,只是貶官。
這是因為他知道,耶律乙辛一派,遍及朝野,充盈內外。
不止北院五院部、六院部里,有著大量魏王黨。
就連南院的士大夫,也有一大批是耶律乙辛提拔的。
真較真,立刻就是內戰!
所以,只能點到為止,也只能秘密處理。
偏有些人,總是想要清算。
他們啊!是巴不得大遼生亂!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