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到,官家自章惇出判廣西后,幾乎是每隔十天半個月,就會派出使者,前去廣西慰問、咨詢章惇。
這已經趕上熙寧初年先帝對王安石的信任了!
熙寧初年,王安石與先帝的關系,并非君臣。
而是師生!
王安石當年是直接以‘師臣’自居,先帝則像個好好學生一般言聽計從。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穩固的信任,熙寧變法才能在朝野上下的反對聲中,一項項頒布、落實。
如今,章惇章子厚得到如斯信任,其回朝后,難免又將有一場暴風驟雨!
正想著這些事情,石得一就聽到官家問道:“石得一啊,如今京中瓦子里,有關執政人選的賭局可開了?”
石得一連忙答道:“開了的。”
趙煦嘖嘖一聲,對此卻也不奇怪。
趙煦問道:“如今最熱門的人選都有誰?”
“回稟大家,如今坊間,最看好的執政,莫過于兵部尚書呂公微仲了。”
趙煦點點頭,呂大防確實是熱門人選。
因為今年大宋連續對外打了兩仗,章惇南征和這一次的宋夏戰爭。
本來,兵部在大宋是個空架子。
因為唐代兵部的職權,已經幾乎全部歸于樞密院和吏部(武臣銓選,元豐改制后屬吏部右選)。
大宋兵部在實際上只是‘獨省文書’而已。
但架不住呂大防是趙煦身邊的經筵官,同時他和韓絳、呂公著的關系都很親密。
歷次御前戰爭會議,呂大防都有列席。
而且,兵部在其領導下,在兩次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好多命令,是直接以兵部的名義下發的。
比如說調田家的思州兵,從南平軍前往廣西,就是呂大防簽署的命令(兵部管民兵、廂軍,土司兵在理論上屬于兵部統轄)。
其后,廣西土司和交趾八州土司的授官文書和命令,也都是兵部施行。
所以,呂大防的呼聲比較高,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呂司馬(兵部尚書,宋代有司馬、大司馬的別稱)外,還有誰呼聲較高?”
“端明殿學士、知揚州曾公子宣(曾布)……”
“資政殿學士知蘇州韓公玉汝(韓縝)……”
“另外就是禮部曾公令綽(曾孝寬)以及吏部韓公師樸(韓忠彥)”
“刑部王公正仲(王存)也有所呼聲……”
趙煦聽完,笑罵了一聲:“狗莊,又在騙人錢!”
除了呂大防的可能性比較高外。
剩下的這些熱門人選,哪個不是專業陪跑選手?
旁的不提,曾布、韓縝這兩個人能回朝?
趙煦能答應,朝臣們大概也不會答應的
曾布就不說了。
他韓縝韓玉汝這個逃兵,哪里有回朝的希望?
當初,趙煦剛剛即位,這個家伙可是第一時間就提桶跑路。
韓縝這一跑,放在其他新黨大臣眼中,就是赤裸裸的投降派。
在廷推中,這些人的票能給韓縝?
而曾孝寬、韓忠彥、王存三人,都缺乏特色,沒什么亮點。
假如不發生奇跡,他們是不可能進入兩府的。
這輩子能混個四入頭就謝天謝地吧!
趙煦罵完,就看向石得一,道:“石得一,讓探事司的人,放些風聲……”
石得一趕緊低頭。
“便說,朕有意讓開封府府界縣鎮諸公事、提舉元祐渾運局蘇頌,拜任執政,依舊提舉元祐渾運局……”
蘇頌這個人太低調了。